工学 >>> 动力与电气工程 >>> 电气工程 >>> 绝缘技术 >>>
搜索结果: 16-30 共查到知识要闻 绝缘技术相关记录34条 . 查询时间(3.952 秒)
2021年9月10日,远东智慧能源有限公司首席人力资源官陶存书、首席技术官徐静、研发总监周峰、田崇军和黄敏建、研发高级工程师夏霏霏及首席技术官助理江德华等一行七人访问了工程电介质及其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院长刘骥教授、重点实验室赵洪教授、李忠华教授、电气绝缘与电缆系主任高俊国教授等会见了远东电缆有限公司客人,双方就科技合作与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赵洪教授研究团队张伟...
2021年5月28日,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强调,要坚持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
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等离子体及应用专业委员会换届大会于2021年4月10日在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召开,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秘书长韩毅、电工所副所长宋涛研究员和国内等离子体技术研究领域相关企业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会议选举通过了专委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秘书长、委员和青年委员,华中科技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卢新培教授、刘大伟教授、李黎教授、贺恒鑫副教授当选为专委会委员。
近期,“复杂环境下特高压交流外绝缘特性关键技术”等一批项目通过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组织的技术鉴定。疫情防控期间,鉴定会采用网络视频会议方式。
2019年7月,四川大学电气工程学院与川开电气有限公司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为促进双方的深入交流和合作,川开电气有限公司2019年11月8日举办了技术交流与合作研讨会。学院先进绝缘技术与智能设备研究团队赵莉华老师一行7人赴成都市双流区川开电气有限公司总部参加会议。川开电气副总经理李桂英、研究院院长姬广辉、市场部总监刘世旭等一同参加会议。
拓扑绝缘体是近年来凝聚态物理学前沿研究热点之一。 不同于无相互作用的拓扑绝缘体已经有了清晰的理论框架,电子间强关联效应导致的拓扑绝缘体还处在摸索阶段。我校物理学院王伯根教授课题组理论预言了一种新的强关联电子效应形成的拓扑绝缘体——二维p+ip拓扑激子绝缘体。这种新的拓扑绝缘体是p+ip波函数的激子凝聚形成的,其机制类似p+ip波库柏对凝聚导致了著名的拓扑超导体;拓扑超导的涡旋内会有Majorana...
线性磁电阻是一种新型的磁电阻行为,由于具有线性变化特征,它对未来新型磁电阻器件的开发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与科学意义。拓扑晶体绝缘体是一类新型的拓扑材料,它不同于拓扑绝缘体,其拓扑保护不是来自时间反演对称性,而是来自晶格对称性,因此更容易利用结构因素对其晶格对称性进行调控,以达到调控其拓扑表面态,进而调控其表面电输运的目标。在单晶拓扑晶体绝缘体薄膜上,如果实现线性磁电阻,进一步利用结构对称性来调控其拓...
近日,科技部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智能电网技术与装备”重点专项2017年度立项项目进行了公示。由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牵头、我校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高电压方向赵玉顺团队联合申报的智能电网技术与装备重点专项项目“特高压电气设备用纳米复合绝缘材料与应用关键技术”获批立项,项目总经费5527万。合肥工业大学承担课题“国产化高性能环氧纳米复合绝缘材料配方体系”的研究任务,是该课题牵头单位,分配经费为1191万。...
2017年5月27日上午,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暨创新争先奖励大会在北京举行,重庆大学科技工作者刘汉龙教授、蒋兴良教授荣获全国创新争先奖。“全国创新争先奖”是继“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之后,国家批准设立的又一个重要的科技奖项,是仅次于国家最高科技奖的一个科技人才大奖。该奖主要表彰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重大装备和工程攻关、转化创业、科普及社会服务方面作出卓越贡献、在国内外...
近日, 北京大学量子材料科学中心韩伟课题组与中心施靖课题组、张弛课题组、谢心澄课题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陈仙辉、吴涛课题组共同合作,对近藤拓扑绝缘体SmB6的表面态进行了自旋注入的实验,并成功发现了拓扑表面态中的逆Edelstein效应。这是人们首次成功地排除了拓扑绝缘体体态的干扰,更为纯净地展示来自拓扑绝缘体表面态的逆Edelstein效应。该工作被《自然·通信》杂志以标题“Spin injec...
南京大学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南京大学人工微结构科学与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卢明辉和陈延峰教授课题组在“光拓扑绝缘体”方面取得重要进展。他们提出了一种基于压电/压磁超晶格构成的时间反演破缺“光拓扑绝缘体”模型,研究了这个系统中光子(玻色子)的拓扑性质,发现其中光子边界态不再像电子系统中那样受时间反演对称性保护,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人工构造的赝时间反演算符Tp(Tp2 ...
近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机电工程学院刘永红教授的博士生张彦振在国际顶级物理类专业期刊“Physical Review X”上发表科研成果“Electric Field and Humidity Trigger Contact Electrification”(《电场和湿度诱发接触起电》)。该研究成果被美国物理学会网站进行了点评报道。
圣诞前夕,从ITER国际组传来喜讯,由等离子体所装置总体研究室绝缘子项目组承担的ITER绝缘子小批量研制合同顺利通过验收。ITER绝缘子小批量合同于2013年9月签订,历时1年多,是继原型件研制合同后与国际组又一合作项目。在项目研制过程中,首次采用自行研制的自动化真空缠绕技术,实现了产品零废品率的突破,完全达到了产品的可重复性和质量可靠性。所有小批量绝缘子在我所进行多轮qualification性...
众所周知,二维拓扑绝缘体的体内是绝缘的,而其边界是无能隙的金属导电态。且这种金属态中存在自旋-动量的锁定关系,相反自旋的电子向相反的方向运动,由于受到时间反演不变性的保护,它们之间的散射是禁止的,因此是自旋输运的理想“双向车道”高速公路,可用于新型低能耗高性能自旋电子器件。当前实验证实的二维拓扑绝缘体有HgTe/CdTe和InAs/GaSb等的量子阱。但它们的样品制备需要精准的调控,不利于规模化生...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2013年12月13日(北京时间)报道,一个由中国吉林大学、美国华盛顿卡内基研究所等单位研究人员组成的国际小组合作,通过对一种半导体施加压力,将其转变成了“拓扑绝缘体”(TI)。这是首次用压力逐渐“调节”一种材料,让它变成了拓扑绝缘状态,也为先进电子学应用领域寻找TI材料开辟了新途径。相关论文在线发表于《物理评论快报》上。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