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动力与电气工程 >>> 电气工程 >>> 电机学 >>>
搜索结果: 136-150 共查到知识要闻 电机学相关记录288条 . 查询时间(1.9 秒)
2014年11月15日,能源领域著名期刊《纳米能源》在线发表了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微纳电子学研究院张海霞教授课题组应邀撰写的题为“High performance triboelectric nanogenerators based on large-scale mass-fabrication technologies”的综述文章(Nano Energy,2014,DOI:10.1016/j...
美国科学家在近日出版的《自然》杂志在线版报告称,他们首次在一块单个原子厚度的二硫化钼(MoS2)内观察到了压电效应,证实了此前的理论预测,并研制出全球最纤薄的发电机兼力学感知设备,其不仅非常透明轻质且可弯曲可拉伸。
2014年8月21日,科技部对863计划先进制造技术领域重点项目“大型专用轴承试验台研制”课题“大型风力发电机专用轴承试验台”进行了技术验收。验收专家组审阅了课题组提交的验收材料,听取了课题组所做的验收报告,现场检查了课题完成情况。经答辩和认真讨论,技术验收专家组建议该课题通过验收。
由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发起的“电机及系统节能技术创新产业联盟”8月23日在北京正式成立,来自电机及系统行业的二十多家企事业单位专家、代表共40余人参加了成立大会。
2014年6月3日下午,浙江大学与日本富士电机控股株式会社在紫金港校区签约成立“浙江大学—富士电机合作中心”,进一步在能源、环境、制造等领域开展研发合作。浙江大学校长林建华和富士电机株式会社社长北泽通宏代表双方签约。
科技日报成都2014年4月28日电(徐元庆 记者盛利)记者28日从中国南车资阳有限公司获悉,日前中国南车在该公司召开2500千瓦混合动力机车项目启动会。这标志着我国将在全球率先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世界最大功率油、电混合动力机车。该型机车将装用大功率动力电池组、6L280型电喷柴油机并采用交流传动技术,可减少燃油使用量50%以上。
近期,在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推动下,王中林院士团队研发出可回收自由运动物体机械能的新型摩擦电纳米发电机。摩擦电纳米发电机作为一种具有超高输出、成本低廉、持久稳定和环境友好特点的新能源技术,已经迅速成为能源科学领域研究的新热点。目前摩擦电纳米发电机主要采用垂直接触和平行滑动两种摩擦工作方式。但是,这两种工作模式都需要在摩擦层上附着电极并连接导线,限制了发电机工作的灵活性和适用范围。新型摩擦电纳米发电...
近日,中科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和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联合研究小组设计和制作出大功率二维平面摩擦发电机,并成功展示了其通过收集环境中的机械能来实时驱动常规电子产品的能力。相关成果日前发表于《自然—通讯》期刊。业内专家认为,这种被称为“回转摩擦发电机”的新型发电装置能将微风、水流,甚至人体运动的动能转化为电能,不但效率高,而且成本低廉。
2013年12月28日,2013年度中国电力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颁奖仪式在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第九届理事会第四次会议上举行。许世森(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张伯明(清华大学)、陈维江(国家电网公司交流建设部)、周建平(中国水电工程顾问集团公司)、饶宏(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5位同志获此殊荣。 在颁奖仪式上,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代理理事长、国家电网公司总经理舒印彪,中国大唐集团公...
近日,在成都召开的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年会上,清华大学电机系退休教授王祥珩获评2013年顾毓秀电机工程奖,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代理理事长、国家电网公司总经理舒印彪为王祥珩颁奖。
该工作采用单摩擦表面结构,简化器件设计及制备工艺,极大提高了透明发电机的输出,并拓展了摩擦发电机的应用领域。当手指等可动物体与摩擦表面触碰并分离时,即与摩擦表面构成摩擦副,产生摩擦电荷。在摩擦电荷所产生的电场驱动下,电荷经由外部负载电路,不断在感应电极和参考地之间往复流动,形成电流,从而将可动物体运动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输出。在手指轻敲驱动下,其输出电压达130 V,输出电流密度约为1 μA/cm2...
2013年6月11日,举世瞩目的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神舟十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根据神十任务安排,上海交通大学数字电视团队采用超高清晰度电视设备记录了神舟十号载人飞船发射起飞的壮观场景。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一次采用超高清电视格式记录火箭发射、飞船起飞的整个过程,也是上海交大继成功为航天员返回着陆场搜救工作提供技术支持以后再一次为载人航天工程作出贡献。
无论是工业、家庭还是商业用电,电机是耗能的“第一大户”,提升其运行效率是节能的不二之选。IEA(国际能源机构)曾指出,电机功耗占全球总能耗的45%,提高电机驱动系统的效率将使全球电力消耗降低9%~14%。在能源短缺及环保要求双重压力下,更高的能效、更出色的动态性能和更低的运行噪声已成为电机驱动的重要设计要求。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CSEE)和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电力与能源分会(IEEE PES)2012年7月24日晚在美国圣迭戈IEEE PES年会期间隆重举行第三届顾毓琇电机工程奖颁奖典礼。IEEE PES主席Noel N Schulz、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任书辉、秘书长李若梅、本届顾毓琇电机工程奖得主于尔铿等嘉宾出席颁奖典礼。
打开水龙头出来的不仅仅是自来水,还有电。近日一款名为“ES Pipe Waterwheel”的设计其实是一个配件,通过对水龙头的改造加装这个配件即可使用。该配件里面装有一个小型的涡轮发电机,将通过的水流转换成电能。但需要相配套的特制灯泡,转换的电能会存储到灯泡内,而这个灯泡是一个独立的照明设备,取下即可用于照明。可用于严重电力短缺的国家或地区。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