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光学工程 >>> 光信息技术 >>> 光通信器件与系统技术 光电成像技术 显示技术 光存储与记录 全息技术和三维成像 光计算 自适应光学 光电信息处理
搜索结果: 16-30 共查到知识要闻 光信息技术相关记录643条 . 查询时间(2.812 秒)
景深是光学系统中最近和最远的清晰成像平面之间的距离。景深越大,该光学系统可清晰成像的范围就越广。由于光学镜头的景深限制,难以获得全聚焦图像,即其中往往存在一部分模糊区域。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多聚焦图像融合(MFIF)。MFIF旨在将对同一场景中的不同物体分别进行聚焦得到的多幅局部聚焦图像进行融合,得到所有物体都清晰的全聚焦图像。MFIF可以有效的扩展光学镜头的景深,使成像系统突破景深限制,...
反刍思维(rumination)是指个体对发生在自己身上的负面事件的反复思考。反刍思维是抑郁症患者的常见症状,也是导致抑郁发作的风险因素和接受治疗后的重要残留症状,且易导致抑郁复发。为考查抑郁症患者在进行反刍思维时的脑网络特征,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与苏州市广济医院,运用功能磁共振成像手段开展了合作研究。
2023年11月13日,2023年度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科学技术奖颁奖活动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苏州医工所作为第一完成单位、史国华研究员作为第一完成人申报的“超广角单细胞分辨眼科光学成像技术与仪器”项目荣获本年度中国仪器仪表学会技术发明一等奖。项目共同完成单位包括苏州微清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成都光电所、中国标准化研究院。
2023年10月27号,PhotoniX 在线发表了华中科技大学张新亮教授团队关于通用的智能模式处理器的研究论文,文章标题为《Chip-to-chip optical multimode communication with universal mode processors》。博士研究生吴波和张文凯为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董建绩教授和周海龙副教授为论文的共同通信作者。
制备高性能的大面积有机光伏器件是推动有机光伏走向产业化必须解决的难题。目前,实验室制备的小面积有机光伏器件光电转换效率已接近20%,然而,囿于仍未有清晰成熟的成膜动力学指导,有机光伏器件在放大组件面积时仍面临严重的效率损失问题。
最近,济南大学前沿交叉科学研究院刘宏教授的朋友圈更新了这样一条信息:经过近一年的攻关,几十炉的摸索,德辉和他的小伙伴们终于掌握了完美的8英寸铌酸锂晶体生长技术。助力大尺寸铌酸锂薄膜制备、推动光集成光电集成器件的发展,实现我国新一代信息产业的全链条突破。路很长,但所有人都信心十足……这一信息引来了无数点赞。铌酸锂晶体材料因其具有优异的电光、声光和非线性光学效应,随着材料新特性逐步发展,新应用推陈出新...
2023年10月17日,《神经科学通报》(Neuroscience Bulletin)在线发表了题为Theta Oscillations Support Prefrontal-hippocampal Interactions in Sequential Working Memory的研究论文。该研究由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叶铮研究组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占世坤团队合作完成...
长余辉(LPL)材料因独特的光物理性质,在信息加密防伪、传感和生物成像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纯有机室温磷光是实现长余辉最有前途的策略之一,但因系间窜越速率小,通常导致发光效率低。金属配合物中重原子的引入,可以增加系间窜越速率,提高发光量子产率,但会缩短磷光寿命。因此,利用金属配合物来实现长余辉发光颇具挑战性。
2023年10月12日,Cell Reports期刊在线发表了标题为《Spatiotemporal dynamics of self-generated imagery reveal a reverse cortical hierarchy from cue-induced imagery》的研究论文,该研究由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神经科学研究所)俞青研究组完成。研究人员利用脑电...
2023年10月12日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院安光所王英俭团队时东锋副研究员课题组在高分辨成像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以“单相机动态物体远距离傅立叶叠层成像”为题发表在国际期刊Optics Express上,并被编入编辑精选(Editor’s Pick)(注:编辑精选旨在突出具有卓越科学质量、并代表特定领域工作的文章)。
金星与太阳风的相互作用长期以来被认为是影响其大气演化的重要因素。虽然金星没有内禀磁场,但是太阳风与金星大气相互作用可以形成一个感应磁层。感应磁层和磁鞘的磁场的三维形态关系着太阳风和行星粒子的相互作用过程,包括离子拾起过程、波粒相互作用、KH不稳定性的发生、磁张力加速粒子和磁场重联的发生等。然而以往的研究集中于感应磁层和磁尾,却缺乏对磁鞘磁场的讨论。
为加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推进党建工作与科普工作融合,完善高质量科普服务体系,2023年9月16日,CSIG图像图形中国行来到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本次活动旨在汇报高光谱图像和激光点云处理的前沿技术,展示多源信息感知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并讨论学术科研中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本期活动主办单位为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CSIG),由CSIG图像视频通信专委会、和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联合承办,执行主席为...
2023年9月26日,精密测量院研发的创新医疗器械——磁共振成像系统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这是当前全球首台获批的可用于气体成像的临床多核磁共振成像系统,解决了临床无创无辐射精准检测肺部疾病的难题。
2023年9月13日,Cell Reports杂志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朱平研究组题为"Cryo-ET study from in vitro to in vivo revealed a general folding mode of chromatin with two-start helical architecture"的研究论文。在该论文中,研究者通过冷冻电子断层三维成像方法(...
肿瘤细胞的代谢活动依赖于在周围血管中汲取的氧气和养分,以维持其异常的增殖、侵袭和转移行为。大量研究表明,不同肿瘤之间存在显著的代谢微环境异质性,且其内在和外在的决定性影响因素尚未阐明,而这种代谢微环境的异质性严重影响针对肿瘤代谢特异性药物的有效性。肿瘤组织内部及周围血管中的血红蛋白负责氧气分子的运输,因而在活体原位条件下对肿瘤相关血管中血氧饱和度水平的可视化监控和定量化测量,有助于有效评估肿瘤组织...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