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材料科学 >>> 有机高分子材料 >>> 功能高分子材料 >>>
搜索结果: 106-120 共查到知识要闻 功能高分子材料相关记录165条 . 查询时间(1.248 秒)
近日,由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和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基金联合资助、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夏春谷研究员和李臻研究员共同撰写的《功能化离子液体》一书由化学工业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功能化离子液体是充分利用离子液体结构可设计、性能可调的特点,在骨架中引入特定功能性基团而发展起来的一类新材料,是离子液体的重要分支,关于其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备受关注。根据功能性基团所处的位置,功能化离子液体包括阳离...
2018年1月11日上午,美国哈姆林大学物理系讲席教授董立峰应邀来物理科学学院作了题为《Graphene-Based Nanocomposites for Energy Conversion and Storage》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云茂金教授主持,物理科学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和化学化工学院师生50余人参加报告会。报告会上,董立峰从新型碳基纳米功能材料的制备及其在半导体工业、太阳能电池、超级...
2018年1月8日下午,在我校国际会议中心第五会议室举行了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Krzysztof Matyjaszewski院士和新加坡国立大学刘小钢教授两场学术报告会。西北工业大学常务副校长黄维院士,机电学院院长苑伟政、理学院党委书记代富平、生命学院院长仓怀兴等相关学院负责人出席了此次学术报告会。会议由刘小钢教授主持,全校共200余名师生参加。Krzysztof Matyjaszewski院士此次...
应中国科学院无机功能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李永祥研究员、刘志甫研究员的邀请,香港大学物理系Francis Chi-Chung Ling教授于2017年12月22日访问了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并作了题为“Defects characterization and engineering of zinc oxide”学术报告,报告吸引了广大青年科研人员与研究生的积极参加。Ling教授主要介绍了其研究...
中国科学院超导电子学卓越创新中心、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信息功能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士董慧团队,与德国于利希研究中心教授Krause课题组合作,将极低场磁共振成像(ULF-MRI)图像中±500Hz带宽内的工频噪声干扰抑制85%以上,解决了无屏蔽或简易屏蔽ULF-MRI成像的固有工频噪声干扰问题,向低成本可移动式MRI系统的实现迈出了坚实的一步。相关研究成果以Adaptive suppr...
2017年12月21日,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研究员王明盛主持的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杰青滚动资助项目“X射线变色材料的性能优化与功能拓展”通过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验收。项目组针对已有变色材料对X射线(尤其是硬X射线)响应时间慢等问题,采用形成高原子序数原子簇、缩短电子给受体间距离、提高电子受体得电子能力等组合策略,获得了对软硬X射线响应时间皆小于5分钟的X射线变色材料;通过引入变色竞争机制,获得...
2017年12月26日上午,姚熹院士受聘南昌大学荣誉教授仪式在我校学术交流中心举行。副校长朱小理为姚熹院士颁发荣誉教授证书并赠送南昌大学校徽。姚熹院士是国际知名的材料科学家,中国科学院、国际陶瓷科学院院士及美国工程院外籍院士,于1982获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博士学位(是我国改革开放后在美获博士学位第一人)并获施乐(Xerox)奖,1985年获美国陶瓷学会Ross-Coffin-Purdy奖,19...
磁电多铁性材料是指同时具有磁有序与电极化有序的一类多功能材料,利用两种有序的共存和相互耦合,可以实现磁场调控电极化或者电场改变磁性质。多铁性材料作为具有重要应用前景的自旋电子学材料体系获得了广泛研究,有望用于实现下一代信息存储器、可调微波信号处理器、超灵敏磁电传感器等。根据电极化起源的不同,可将多铁性材料分为第一类多铁和第二类多铁。在第一类多铁性材料中,铁电极化与磁有序具有不同的起源,因此该类材料...
2017年11月27日,中国工程院正式公布了2017年院士的增选结果,我校岗位教授、博士生导师余艾冰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余教授是颗粒科学与技术和过程工程领域杰出的科学家,是颗粒填充、颗粒及多相流以及计算机模拟与仿真等多个研究领域的权威。他至今已发表900余篇学术论文(其中超过600篇发表于SCI国际学术期刊),为不同的国际学术会议作了数十次大会特邀主题报告。他曾兼任学校或国家研究中心领导,包...
我校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闫冰教授研究小组长期从事稀土功能材料及金属有机化合物研究,近年来在稀土功能化金属有机框架晶体结构基元的光功能杂化材料体系的设计组装及其在化学传感应用方面的系列研究工作受到了国际同行的广泛关注。国际化学领域知名综述性期刊Accounts of Chemical Research特邀闫冰教授就此专题撰文综述有关研究进展。该专题综述日前正式发表,题为 "Lanthanide-Fun...
近日,我校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李风亭教授团队与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李良春教授、日本京都大学Susumu Kitagawa教授合作首次提出了内部拓展生长方法(IEGM)并实现了不同结构MOFs晶体的自由组装,成功将多种具有不同孔道结构和化学功能的MOFs晶体进行模块化组装,分别得到了微/介孔多级结构体系、高比表面/荧光体系以及多元体系等异质结构MOF-on-MOF材料,并可根据目标需求对体系中MOFs组...
2017年11月6日下午,西安交通大学邱介山教授莅临我校交流访问,并作了题为“煤基功能炭材料:现状与挑战” 的专题报告。报告会由化学化工学院副院长杨恒权教授主持,化学化工学院、分子所、资环所、大东关校区等多个单位近200名师生聆听了报告。首先,邱介山教授介绍了以煤为原料合成结构新颖、性能独特的功能碳材料,是煤炭精细化高附加值深加工的重要途径。随后,邱教授系统地阐述了他们通过采用"分子剪裁"的策略,...
河南师范大学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我爱四面体”课题组近期致力于巨介电材料的研究,该团队的研究工作“Colossal permittivity and impedance analysis of tantalum and samarium co-doped TiO2 ceramics” 和“Dielectric properties of Y and Nb co-doped TiO2 ceramics...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国际功能材料量子设计中心与中科院强耦合量子材料物理重点实验室教授曾长淦研究组,在低维量子输运领域取得系列新进展,发现电子-等离激元耦合对石墨烯电子输运过程中的量子相干性有极大的增强效应,并实现氧化物界面二维电子气自旋轨道耦合的光学调控。研究成果相继发表在Physical Review Letters和Nano Letters上。
近期,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国际功能材料量子设计中心与中科院强耦合量子材料物理重点实验室曾长淦教授研究组在低维量子输运领域取得系列新进展,发现电子-等离激元耦合对石墨烯电子输运过程中的量子相干性有极大的增强效应,并实现氧化物界面二维电子气自旋轨道耦合的光学调控。相关研究成果相继发表在权威期刊《Phys. Rev. Lett.》和《Nano Lett.》上。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