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材料科学 >>> 有机高分子材料 >>> 塑料、橡胶和纤维 >>>
搜索结果: 136-150 共查到知识要闻 塑料、橡胶和纤维相关记录248条 . 查询时间(3.238 秒)
近日,东华大学纺织科技创新中心俞建勇院士及丁彬研究员带领的功能纳米纤维研究团队在蛋白吸附分离材料研究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相关成果以《水下超弹高羧基化多孔纳米纤维气凝胶的制备及其高效蛋白质吸附分离应用》(Highly Carboxylated, Cellular Structured, and Underwater Superelastic Nanofibrous Aerogels for Effi...
纳米细菌纤维素(BC)是由微生物发酵生成的纤维素材料,具有独特的纳米多孔纤维结构,具有高结晶度、高比表面积、高聚合度、优良渗透性、高孔隙度、优良机械特性等众多优点。经过功能化的细菌纤维素在化学传感、生物成像、紫外屏蔽、油吸附、燃料电池、生物医用材料、离子检测、防伪标识等众多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目前,BC主要通过物理涂覆或化学改性进行功能化。物理涂覆条件温和,但是功能化修饰分子易脱落。化学修饰改...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张寿春团队围绕T1000级超高强碳纤维制备,承担了中科院重点部署项目,并于近日通过中科院组织的专家验收。该技术采用干喷湿纺路线,开展了前驱体链结构优化设计、纺丝液流变性调控、纤维微纳米结构控制及关键装备技术系统研究,实现了干喷湿纺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所制备的T1000级超高强碳纤维同时兼具高拉伸强度和高弹性模量特征,经第三方机构检测,性能指标均达到业内先进水平。
材料学院杨俊副教授小组报道了一种基于纳米纤维素增强,并同时具有优异粘附性和自愈合特征的复合水凝胶材料。通过在纳米纤维素表面均匀涂布单宁酸并进行自由基原位聚合,形成具有动态交联结构特征的高强度凝胶材料。该凝胶材料可直接黏附到人体的皮肤上,用来检测手指弯曲等大形变以及脉搏跳动等微弱的生理信号。成功将组装的凝胶传感器应用于投篮训练的姿势矫正,通过人体运动实时监测系统在智能手机客户端对用户健康状况进行分析...
微塑料是一种新型环境污染物。它是指粒径小于5mm的塑料颗粒。微塑料体积小,容易被水生生物摄食,同时也可能会成为其他污染物的载体。近年来微塑料污染在全球范围内受到广泛关注。在之前的研究中,对于微塑料污染的主要关注区域在海洋,但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内陆水体也存在数量可观的微塑料,而江河也被认为是海洋微塑料污染的重要来源。 在之前的多个模型研究中,长江都被认为是全球微塑料输海通量最高的河流。但是上述模...
蚕丝是一种性能优异的蛋白纤维,被广泛应用于纺织服装领域。作为一种天然的高分子蛋白,蚕丝蛋白在材料学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12月24日,生物材料领域顶级杂志Acta Biomaterialia在线发表学校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生物学研究中心、重庆市蚕丝纤维新材料工程技术中心研发人员题为“Genetically engineered bi-functional silk material with im...
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资源化学研究室研究员张亚刚带领的精细化工工程中心团队近年来聚焦新疆棉花、油脂等优势资源转化,面向氯碱化工,石油化工、煤化工节能减排、节能降耗、提质增效的实际需求,开展了一系列包括新型功能型碳材料、植物基环境友好生态润滑材料、高分子助剂和油田助剂在内的化工新材料设计研究并取得进展。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先进功能膜团队研究员刘富设计并制备了一种具有超稳定环境耐受性的碳纤维材料,用于光热转化多介质纯化。研究团队通过水热合成技术在碳纤维表面引入稳定的碳层,提高表面粗糙度,比表面积增加到0.5m2g,在波长为200-2500nm的光吸收由改性前的89%提升到97%;并且碳化改性过程中有部分极性官能团引入,改性后的碳纤维的表面极性提高,极性表面能提高到20mM/m,使得碳...
南京大学海岸与海岛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邹欣庆教授课题组在微塑料源解析和多样性研究、以及南海微塑料的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以“Preliminary study of the source apportionment and persity of microplastics: Taking floating microplastics in the South Chi...
近日,我校纤维材料改性重点国家实验室游正伟教授团队在3D打印热固性材料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以《一种3D打印热固性材料的通用策略及其多样化应用》(A general strategy of 3D printing thermosets fordiverse applications)和《3D打印一体定制弹性可持续的面向可穿戴电子设备的摩擦纳米发电机》(A Single Integrated 3...
近日,西南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鲁雄教授课题组在国际期刊《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影响因子13.325)上报道了其课题组在粘附增强抗菌水凝胶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抗生素的滥用引起的抗药性问题一种困扰着人们的生活。抗菌水凝胶的出现为解决抗生素抗药性问题开辟了新道路。目前大部分抗菌水凝胶通常是封载有抗菌药物或者抗菌金属纳米颗粒的水凝胶,这类抗菌水凝胶容易引起抗药...
近日,国际著名期刊《ACS Nano》以全文形式报道了东华大学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张耀鹏教授、邵惠丽教授团队在蚕丝领域的重要研究成果,论文题为“单分子层厚度的纳米丝带:丝材料的潜在构筑基元”(Single Molecular Layer of Silk Nanoribbon as Potential BasicBuilding Block of Silk Materials)。该论文第一作...
响应型水凝胶在软湿驱动器、人工肌肉、医疗器械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水凝胶驱动器一般由响应型水凝胶制备,具有不对称构筑结构,在电、热、光、pH 等刺激作用下,会发生体积或形状变化。通过对器件结构进行精确设计,可实现简单的抓取、释放、行走等动作,但耗时长(一般需要数分钟至数小时)。与工业中常见的电机驱动、液压驱动、气压驱动相比,如何提高水凝胶驱动器驱动能量转化效率、提高驱动速度,是水凝胶驱动器领域...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俞书宏教授领导的仿生研究团队,在深入理解盾皮鱼鳞微纳结构和强韧化机制的基础上,首次提出单向/多向刷涂与螺旋层积相结合的高效仿生组装策略,实现了宏观尺度上灵活操纵一维微纳米纤维的空间排布。研究论文以“Biomimetic twisted plywood structural materials”为题发表于2018年第五期《国家科学评论》上(Natl. Sci. Rev. 201...
全球塑料产量持续增长,到2016年时已达到3.35亿吨。塑料材料的广泛应用以及塑料废弃物的不合理处置,导致大量的塑料垃圾进入环境。进入环境中的塑料垃圾,能够在环境理化及生物因素的综合作用下,降解成无数微小的塑料颗粒,当其直径小于5 mm时,即可被定义为微塑料。水环境中微塑料污染已成为全球性环境问题。目前,尽管国内外对水环境微塑料的研究已经广泛开展,但仍没有形成统一的分析检测方法。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