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材料科学 >>> 无机非金属材料 >>> 人工晶体 >>>
搜索结果: 61-75 共查到知识要闻 人工晶体相关记录98条 . 查询时间(2.026 秒)
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特殊环境功能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潘世烈研究团队近年来致力于硼酸盐基新型紫外、深紫外非线性光学晶体的研究。该研究团队在设计合成新型紫外光学晶体材料方面进行了系统的探索研究,通过大量实验,合成出具有新颖结构特点的硼酸盐Li4Na2CsB7O14。该结构基本单元为首次报道的[B14O28]14-基团,并含有共边连接的BO4基元,是第二例在常压下制备出的具有稳定BO4共边连接构...
衣服手套可以监测体征,智能手机可以叠成小块、平板电脑可以卷进口袋.....近日,天津大学李荣金、胡文平教授团队在有机场效应晶体管领域取得突破,国际首次实现“二维有机单晶可控制备”技术,研制出新型高性能有机晶体管材料,这意味着“薄如蝉翼、温柔体贴”的可穿戴电子设备距离我们不再遥远。柔性电子设备是指在一定形变(弯曲、折叠、扭转、压缩或拉伸)条件下仍可工作的电子设备,被认为是“未来电子设备的发展潮流”,...
基于长期工作的基础,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学院吴立明课题组,陈玲课题组采用固相合成方法获得新颖Ba2NaClP2O7晶体材料,为首例能实现相位匹配的钡钛硅石(Ba2TiOSi2O7)结构。该材料表现出优异的非线性光学性质:透明域达到深紫外区,吸收边小于176 nm;较大的二阶倍频效应,约为KDP的0.9–1.3倍;大的激光损伤阈值,约为KDP的1.4倍。更有趣的是,钡钛硅石结构材料通常为典型的小双折射率...
2018年9月,山东大学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陶绪堂教授课题组在碲酸盐非线性光学晶体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研究成果以“Rational Design of a LiNbO3-like Nonlinear Optical Crystal, Li2ZrTeO6, with High Laser-Damage Threshold and Wide Mid-IR Transparency Window“(...
近日,我校物理学院紫外光发射材料与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汤庆鑫教授课题组在有机场效应晶体管领域取得了系列重要研究成果,相关论文被Small和Nanoscale等期刊收录。超薄有机场效应晶体管具有质量轻、超柔性及可随形贴合的优势,在制备电子皮肤等可穿戴电子设备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相比于在传统的刚性衬底上制备的有机场效应晶体管器件,超薄的有机场效应晶体管迁移率普遍较低(10-1 cm2 V-1 s-1...
2018年5月30日下午,西北工业大学介万奇教授做客“重庆大学工程科学前沿讲坛”,在A区综合实验大楼319会议室做了题为“Ⅱ-Ⅳ族化合物半导体晶体生长与器件应用研究”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王敬丰教授主持,50余名师生参加了报告会。在报告中,介万奇教授首先介绍了其课题组的基本情况,接着简述了CdZnTe辐射探测器的应用背景及其对晶体性能的要求,随后介绍了辐射探测材料CdZnTe...
近日,山东大学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于浩海教授课题组与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合作,在氧化物非线性光学晶体研究方面取得了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Pushing Nonlinear Optical Oxides into the Mid-Infrared Spectral Region Beyond 10μm: Design,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L...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研究员王绍华带领的科研团队,采用坩埚下降法(Bridgman Method)制备出直径为5英寸(127mm)的BGO晶体,该晶体无色透明,无明显缺陷,晶锭直径可达135mm。该团队在对超大直径BGO晶体制备中热量、动量和质量等输运过程、固液界面形状等基本科学问题的研究基础上,通过装置、方法和工艺的创新性设计,结合3-4英寸直径、600mm超长和610×280×30m...
近日,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陶绪堂教授课题组在有机晶体新生长方法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所发明的“微距空气升华法”生长有机晶体(Microspacing In-Air Sublimation Growth of Organic Crystals)的研究成果在Chemistry of Materials(Chem. Mater., DOI:10.1021/acs.chemmater.7b04170)发表...
近日,国家纳米科学中心戴庆团队和美国石溪大学教授刘梦昆等合作,利用近场光学技术克服了范德华晶体有限尺寸导致的表征困难,成功测量了氮化硼及二硫化钼的介电张量,发展了新的晶体光学各向异性表征方法。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自然—通讯》,其表征方法已申请发明专利。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的资助。
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先进微纳能源与传感系统研究团队首次提出了一种对二维原子晶体材料二硫化钼(MoS2)表面缺陷进行无损、精确、高效、稳定修复的全新策略,相关成果于近日发表在Nature系列著名学术期刊《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
2017年6月27日,南开讲座教授Michael Zaworotko致聘仪式暨学术报告会在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举行。致聘仪式后,Zaworotko教授为南开师生作了题为“Crystal Engineering of Advanced Porous Materials”的报告。Michael Zaworotko教授现任爱尔兰利默瑞克大学化学系教授,晶体工程伯纳尔主席。2012年当选美国科学促进会会士,...
石墨烯是一种由碳原子构成的蜂窝状单层结构。2004年,Andre Geim和Konstantin Novoselov用剥离方法成功制备石墨烯并发现了其新奇的量子特性,他们因此获得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石墨烯具有超高的载流子迁移率、超高的透光率、室温下的量子霍尔效应等优良特性,在电子学、光学、磁学、催化、储能和传感器等领域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被称为“未来材料”或“变革性材料”,引发了世界范围内对...
近日,意大利米兰大学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俄罗斯萨马拉大学、中国西北工业大学、澳大利亚科廷大学以及挪威科技工业研究院的材料与化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联合在《自然》杂志上发表研究论文,称发现了一种新的材料晶体增长模式。研究人员利用一个将晶体结构分解成其基本组成元素的动力学模型,描述了如何用一种新的分子学方法来预测不同晶体类型的增长。
由于平移对称性的破缺,在晶体材料的表面可能会存在表面电子态。1939年,Shockley发现晶体场导致的体态反转能隙中会出现表面态,后来被称为Shockley表面态。它在许多金属,例如金、银、铜、铂、钯、铍、镁等,的表面广泛存在。Shockley表面态通常表现出近自由电子型(即抛物线型)的能带色散,位于晶体场导致的体态能带反转的能隙中,并且连接到体态的反转能带交叉的位置(图1b)。由于表面中心反演...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