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材料科学 >>> 无机非金属材料 >>> 人工晶体 >>>
搜索结果: 31-45 共查到知识要闻 人工晶体相关记录94条 . 查询时间(2.49 秒)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量子材料科学中心、量子物质材料协同创新中心、轻元素先进材料研究中心徐莉梅教授课题组与复旦大学物理系谭鹏教授、日本东京大学Hajime Tanaka教授等合作,利用共聚焦荧光显微镜对胶体粒子进行实时原位观测与分子动力学模拟,观测到带电胶体晶体在深度过冷温度下的快速生长现象。2021年5月6日,相关研究成果以“晶体在极低温下的快速生长”(Fast growth at ultra-low...
2021年3月31日,应中科院功能纳米结构设计与组装/福建省纳米材料重点实验室邀请,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多尺度晶体材料研究中心薛冬峰研究员、彭超副研究员以及山东大学孙頔教授访问福建物构所,并分别做了题为《多尺度晶体材料研发》、《石墨负极界面嵌锂动力学和锂沉积的机理性研究》、《银簇化学》的报告,报告会由王要兵研究员主持。报告期间,会场气氛十分热烈,来访学者针对大家提出的问题做了详尽的解答,让...
近日,受美国化学会《材料研究述评》Accounts of Materials Research主编、美国西北大学黄嘉兴教授邀请,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特殊环境功能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研究团队发表了题为Toward the Enhancement of Critical Performance for Deep-Ultraviolet Frequency-Doubling Crystals U...
日前,由《科技导报》编辑部发起,由《科技导报》编委、审稿人等专家评选出2020年中国重大科学进展10项、重大技术进展10项、重大工程进展10项。由金属所完成的“在极细多晶体铜中发现新型亚稳结构”入选“2020年度中国重大科学进展”,“发现空位诱导的二维材料薄膜超快离子传输”入选“2020年度中国重大技术进展”。
实现高通量的材料发现是众多材料学家不懈追求的目标,然而当下还没有一种能够搜索化合物整个晶体结构构型空间(Configuration Space, CS)的完备方法。俄罗斯萨马拉国立科技大学的VladislavBlatov教授与中国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学院的曾庆丰副教授团队联合开发了一种新型高通量晶体构型空间拓扑搜索算法,能够从任意的材料初始结构出发,完成对具有海量原子排列组合的晶体构型空间的有效扫描筛...
2020年9月26日,由山东大学赵显教授团队牵头完成的山东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项目“新型高温压电晶体及传感器件”综合绩效评价会议在济南举行。验收专家组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祝世宁教授,中科院福建物构所叶宁教授、新疆理化所潘世烈教授,天津理工大学丁轶教授,济南大学高级会计师苏长春,中建八局高级会计师田德会等专家组成。山东省科技厅高新处处长陈成刚主持验收会,并介绍了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项目综合绩效评价...
中远红外非线性光学(NLO)晶体材料在激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如激光雷达、激光通讯、红外遥测、光电对抗等)。相位匹配是NLO材料获得实际应用的关键条件。目前主要通过调控晶体的双折射率来补偿基频光n()和倍频光n(2)的折射率差,进而实现NLO晶体材料的相位匹配。
2020年6月10日,中国激光杂志社与《人工晶体学报》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举行。根据双方合作协议,《人工晶体学报》加入中国光学期刊联盟、中国光学资源库,双方本着互惠互利、共同进步的原则,就资源共享、平台共建、共同提高期刊学术质量、推动学术交流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中科院上海光机所副所长、中国激光杂志社董事长张龙,中材人工晶体研究院有限公司副院长黄存新共同出席仪式并致辞。...
近日,我校材料与物理学院教师牛继南以第一作者在材料领域国际一流期刊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影响因子:15.621)发表题为“Porous Single‐Crystal‐Based Inorganic Semiconductor Photocatalysts for Energy Production and Environmental Remediation:...
新一代光电探测器件中,外置电源一直是制约系统性能与器件小型化的关键瓶颈。因此,无需电源模块的自驱动光电探测在下一代便携式、节能光电器件中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相比于传统的p-n结/异质结半导体材料,铁电材料提供了一种简单有效实现自驱动光电探测的方式。
中科院福建物构所结构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朱起龙课题组在中科院海西研究院百人计划、国家青年千人计划和林华副研究员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海西研究院“春苗”人才专项等项目资助下,在MFIR-NLO晶体材料设计与合成研究方面取得了系列进展。1)利用孤对电子诱导策略,成功实现从中心(La2CuInS5)到非心(La2CuSbS5)的晶体结构转变。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La2CuSbS5属于I-型相位匹...
国际权威期刊Angewan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德国应用化学》)以Hot Paper(热点文章)形式发表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汪成课题组的最新研究成果。该工作成功合成出三种同构型三维共价有机框架(Covalent Organic Frameworks, COFs),并通过连续旋转电子衍射(continuous rotation electron diffra...
近日,南京大学聂越峰教授课题组采用分子束外延技术对非层状结构的氧化物钙钛矿材料进行单原子层精度的生长与转移,结合王鹏教授课题组的透射电子显微镜的结构分析,成功制备出基于氧化物钙钛矿体系的新颖二维材料。由于氧化物钙钛矿体系具有优异的电子特性,该成果开启了一扇通往具有丰富强关联二维量子现象的大门。北京时间6月6日该成果以《单层氧化物钙钛矿二维晶体膜的实现》为题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Nature。
近期,中科院合肥研究院固体所秦晓英研究员课题组与杨勇研究员、曾雉研究员以及中南大学、西安交大、中国科技大学、广东工业大学、日本东北大学等科研机构研究人员合作,发现了一种新的晶体生长模式,相关结果在Cell Press旗下的期刊Matter (DOI: https://doi.org/10.1016/j.matt.2019.05.001) 在线发表。Cell Press出版的著名学术期刊有Cell,...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先进材料凝固实验室的胡侨丹研究员和李建国教授课题组在钛酸盐液-固转变形核路径的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polymorphic transition and nucleation pathway of barium dititanate (BaTi2O5) during crystallization from undercooled liquid”为...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