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材料科学 >>> 材料科学基础学科 >>> 材料力学 相图与相变 材料的组织、结构、缺陷与性能 金属学 陶瓷学 高分子材料学 材料科学基础学科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286-300 共查到知识要闻 材料科学基础学科相关记录1849条 . 查询时间(2.476 秒)
固态电解质陶瓷是构筑固态锂金属电池的核心材料,能够从根本上解决液态电解液引起的燃烧爆炸等安全问题。其中,石榴石型Li7La3Zr2O12(LLZO)固态电解质由于具有高室温离子电导率(10-3 S·cm-1)和对锂金属的稳定性,被广泛应用于固态电池研究。然而,LLZO易与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反应,在表面生成离子绝缘的Li2CO3层,造成大的界面阻抗,严重阻碍了LLZO基固态锂金属电池的应用推进。此...
2020年11月6日,2019年度甘肃省科学技术(专利)奖励大会在兰州召开,表彰2019年度为全省科学技术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林铎出席并讲话,省委副书记、省长唐仁健主持并讲话,省委副书记孙伟主持第二阶段会议,科技部副部长徐南平讲话,副省长张世珍宣读奖励决定。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共有3项成果获奖。其中,阎兴斌研究员等完成的“面向超级电容器应用...
近日,美国陶瓷学会在线颁发了2020年度国际陶瓷学领域各奖项,西安交通大学李飞、徐卓教授荣获Ross Coffin Purdy奖。美国陶瓷学会于1949年设立Ross Coffin Purdy奖,用于奖励陶瓷领域前两年出版的学术文献中作出最有价值贡献的作者,全球每年只奖励一项研究成果。
最近,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研究中心纳米物理与器件实验室N11组潘金波副研究员、张艳芳博士、杜世萱研究员与天普大学严琪闽教授等人合作,在二维层状材料及异质结的新奇物性方面取得重要进展。他们设计了正方形晶格结构在应力下的演化模型,通过分析二维平面结构和起伏结构在应力下可能的演化过程,提出了一个能够使材料产生负泊松比的机制,即:材料具有起伏结构,并且次近邻原子间相互作用较弱(图1)。...
2020年11月3日,在浙江桐乡举办的2020年度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年会上,由理化所牵头制定的国家标准《镓基液态金属》荣获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技术标准优秀奖一等奖。 该项标准为低熔点液态金属技术领域首项国家标准,国际上尚无同类标准。
囊括多种有机和无机纳米片在内的二维材料的蓬勃发展为研究人员开发高性能海洋防护涂层提供了新的研究策略。基于二维材料高比表面积、超薄厚度以及对分子不透过性等独特性能,制备二维材料基纳米复合材料被认为是可显著提升传统有机涂层苛刻环境下服役性能的有效方法,这些片层材料可在涂层中发挥物理屏障作用从而延缓侵蚀性物质在常规聚合物基体中的渗透扩散进程。响应建设“海洋强国”的国家战略重大需求,研究制备高性能二维纳米...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吴成铁研究员与常江研究员带领的研究团队在多功能黑色生物活性陶瓷材料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该研究团队通过对传统的白色生物活性陶瓷材料(硅酸盐和磷酸盐等)进行热还原处理,研制出新一代“黑色生物活性陶瓷”,将传统生物活性陶瓷材料的应用领域从组织再生拓展到肿瘤等疾病治疗。该研究成果以“Black Bioceramics: Combining Regeneration wit...
在生物系统中,将低频和微弱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无时无刻地发生着,用于实现信号传导或为其他功能单位提供电能,例如:神经细胞、骨组织,电信号尤其重要,这种耗能极小但又可以有效感知或传递能量的方式十分高效,激发了类似能量转换材料的开发和研究。其相关的压电-介电耦合能量转换,在人造材料和器件中也经常发生,但对其发电特性和机理缺少系统研究。
近日,我所氢能与先进材料研究部热化学研究组(DNL1903)史全研究团队与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二维材料化学与能源应用研究组(508组)吴忠帅研究员团队合作,通过简单易行的合成策略,开发了一种柔性相变储能材料膜,并将其与柔性石墨烯膜相结合应用于可穿戴热管理器件。该相变材料膜机械柔性好、形状可裁剪及折叠、冷热循环寿命长,相变过程中材料始终保持固态,并且可实现大尺寸制备,为开发高性能柔性相变储能材料及...
近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化学工程学院夏道宏教授带领的石油天然气绿色加工利用团队在清洁生产技术研究方面取得系列进展,研究成果分别发表在Sep Purif Technol、J Cleaner Prod、Carbohydr Polym、ACS Appl Mater Inter4个清洁生产领域以及材料科学领域权威期刊上,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化学工程学院博士生段尊斌、王燕,硕士生李彦霖、韦胜超为主要作者,...
近日,西安交大机械学院韩宾副教授联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卢天健教授在国际材料领域权威刊物 International Materials Review(材料综述类期刊https://www.tandfonline.com/toc/yimr20/current)上发表综述论文“Confinement effects on compressive and ballistic performance of ...
2020年10月14日,国际著名刊物《美国化学评论》(ChemicalReviews, IF=52.7)发表了我校生命学院张胜民教授和美国莱斯大学Antonios G. Mikos教授合作的49页长篇综述文章Polymeric Systems for Bioprinting。该文全面论述了生物高分子打印科学研究、产品标准、市场准入和监管科学的最新进展,被推选为期刊封面文章。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曾宇平研究员团队面向高性能氮化硅陶瓷材料开展了一系列工作。针对α-Si3N4原料粉体表面氧含量高,提出“碳热还原”、“硅热还原”、“金属热还原”等方法消耗或转化表面氧;开发出金属氢化物、硅化物、硼化物等新型非氧化物助剂以替代传统氧化物烧结助剂,利用“溶解-析出”机制,通过对液相组分的调节实现对氮化硅陶瓷显微结构、晶界相组成、晶格氧含量的调控。研究发现表面氧的移除及非氧化物...
2020年10月18日,第十六届中国青年科技奖颁奖仪式在温州2020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开幕式举行。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万钢发表视频讲话,中国科协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怀进鹏,浙江省人民政府省长郑栅洁等领导嘉宾出席开幕式并为获奖者颁奖。本届中国青年科技奖在中国青年科技奖领导工作委员会领导下,经初评、复评、终评,共产生100名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奖人选,我校陈斐教授获奖。中国青年科技奖是在钱学...
近日,北京林业大学“农林生物质资源与化学品创新团队”在生物质能源领域取得重要研究进展,相关工作以“ TEMPO Oxidized Cellulose Nanofibers-Based Heterogenous Membrane Employed for Concentration-Gradient-Driven Energy Harvesting”为题,在线发表于能源与材料领域国际权威刊物Nano...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