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材料科学 >>> 材料科学基础学科 材料表面与界面 材料失效与保护 材料检测与分杂技技术 材料实验 材料合成与加工工艺 金属材料 无机非金属材料 有机高分子材料 复合材料 材料科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241-255 共查到知识要闻 材料科学相关记录7187条 . 查询时间(2.305 秒)
2023年11月4日,华中农业大学化学学院项勇刚教授领衔的有机光电材料实验室将氢原子转移催化剂(HAT)内嵌到共价有机框架中,成功构建了集活性位和光敏剂于一体的催化体系,并将其应用于惰性C-H键光催化转化反应中。相关成果以“Embedding Hydrogen Atom Transfer Moieties in Covalent Organic Frameworks for Efficient P...
2023年10月30日,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在山东青岛组织召开了由青岛黑猫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和北京化工大学共同完成的“高性能炭黑/天然橡胶纳米复合湿法母胶关键技术开发”科技成果鉴定会。与会专家一致认为,高性能炭黑/天然橡胶纳米复合湿法母胶关键技术开发居国际领先水平。
2023年10月30日,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副教务长、新科大医疗保健教育创业和研究中心主任蔡志楷教授(Professor Chee Kai Chua)应邀到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访问,在29号楼3楼会议室为华南理工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师生作了题为“Expectations of Additive Manufacturing (3D Printing) & its Role in the Economy...
近日,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科技部组织召开“高端聚酰胺材料制备关键技术研发与产业示范”重大科技项目启动会,明确总体攻关目标。
2023年10月23日,记者从工程材料研究院获悉,由该院自主开发的非金属管光纤监测技术在玉门油田完成首次现场试验。试验成功实现了对内置光纤型复合管的温度监测和超温报警功能,还通过采集地面振动信号实现了埋地管道示踪功能。
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消息,2023年10月19~20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联合节能与综合利用司组织召开磷石膏规模化综合利用座谈会。
阿科玛已在扩建的南沙工厂开始生产Sartomer特种UV/LED光固化树脂,集团曾于2021年底宣布在该地投资以使产能提升一倍。这将支持在亚洲市场上快速增长的应用领域开发更具可持续性的解决方案,例如在电子领域由5G技术推动的尖端解决方案以及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应用。
自2022年3月起,德国环境局(KTW-BWGL标准)制定的塑料和其他与饮用水接触的有机材料的评估标准将运用到热塑性弹性体(TPE),并伴有三年的过渡期。因此,家用电器如洗碗机的饮用水供应的管道和软管的接触层也必须在2025年3月之前满足这些要求。
近日,三菱化学集团(MCG集团)宣布采用了DURABIO(一种植物源生物工程塑料)作为透明吸音面板。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联合多家科研机构和高校研发出新型软材料,该材料兼具高阻尼性、高含水量和高柔性,能够有效抵抗剧烈冲击,保护柔性高速飞行物,有望用于医疗减震设备、柔性铠甲和软机器人等重要领域。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细胞报告·物理科学(Cell Reports Physical Science)》上。
材料合成路径预测是物质科学领域的重要课题。1990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美国有机化学家Elias James Corey教授,表彰他开发了计算机辅助有机合成的理论和方法,将人类300多条经验写进计算机编码,成为制药领域的重要工具软件。无机材料受限于合成路径的复杂度和缺乏数据集等因素,尚未有清晰的化学合成路径预测机制。
疲劳失效是工程构件长期可靠服役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为了评价工程构件及各种材料的疲劳可靠性,人们往往依据ASTM、GB等现行测试标准、采用足够数量的疲劳试样进行大量长时疲劳测试,以获得材料的应力幅-寿命曲线和疲劳极限,这种既耗时又耗材的疲劳测试方法在工业界和实验室已使用了近百年。随着航空航天、信息、能源、生物医用及人工智能等高科技领域的飞速发展,低成本、高效快速地评价工程材料与构件疲劳性能和预测在役构...
反应堆结构材料长期服役于高温、高剂量辐照、强氧化腐蚀等极端环境,传统合金已经不能满足下一代先进核反应堆的服役需求,成为限制核能领域发展的“卡脖子”难题。高熵合金(High-entropy alloys, HEA)是以多种过渡族金属元素作为组元的新型固溶体材料,具有独特的力学、物理和化学性质,尤其在高温力学、抗辐照等方面表现出优异的性能。目前,在高熵合金中,通过固溶“尺寸差异”原子从而引入额外的化学...
2023年10月24日记者获悉,辽阳石化公司生产的注射器用无规透明聚丙烯新牌号LRP348R,一次性通过第三方检测机构的13项化学和生物相容性检测,标志着该产品成功迈入医用注射器应用领域。
SABIC推出了由10种LNPELCRIN共聚物树脂组成的新产品组合,可以减少零件的碳足迹,同时提供理想的性能和美观性。采用这些聚碳酸酯基共聚物材料,其中含有高达75%经认证的消费后回收(PCR)含量,可以帮助客户在不牺牲关键性能的情况下推进其可持续发展计划。与含有PCR含量的改性聚碳酸酯树脂竞品相比,新型LNP共聚物树脂具有全面的高性能。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