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材料科学 >>> 材料科学基础学科 >>> 材料力学 相图与相变 材料的组织、结构、缺陷与性能 金属学 陶瓷学 高分子材料学 材料科学基础学科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材料科学基础学科 锂离子电池相关记录17条 . 查询时间(0.203 秒)
近日,北方民族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科研团队研发的“太西煤基锂电负极材料及超低温电池关键技术”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方法研究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NiSi2的嵌锂路径。首先计算Li嵌入NiSi2各反应的嵌锂形成能、理论质量比容量和体积膨胀率,然后研究Lix Ni8Si4 (x=0, 1, 4)的电子结构,计算其能带结构、态密度和差分电荷密度。研究结果表明:Li嵌入NiSi2最有可能的3步反应路径为12Li++12e-+7NiSi2→ Li12Si7+7NiSi,13Li++13e-+...
移动电子设备、电动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促进了锂离子电池技术的蓬勃发展,但是目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比容量低、电池比能量低等问题成为了电动汽车进一步发展的主要障碍。富锂锰正极材料xLi2MnO3·(1-x)LiMO2 (M=Ni,Co,M) 具有比容量高(>250 mAh/g)、工作电压高、成本低和环境友好等特点,在最近几年里备受研究者的关注,被认为是下一代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有力竞争者。然而富锂锰正...
采用"两步"进料方式实现进料口浓度的连续梯度变换,并根据数学微积分公式完成材料的浓度梯度设计. 通过共沉淀方法和"管道式合成"技术合成了浓度梯度前驱体,并与过量6.5%的LiOH·H2O在氧气气氛下混合煅烧得到浓度梯度正极材料. 浓度梯度正极材料的平均化学成分由ICP-AES测得为LiNi0.643Co0.055Mn0.302O2. SEM照片显示,
近日,合肥工业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张卫新教授课题组与香港科技大学杨世和教授等合作,在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该课题组提出了一种新颖的软化学合成方法,成功地在乙醇/水体系中制备了锂离子电池富锂、三元、高电位镍锰等正极材料和过渡金属氧化物负极材料等一系列具有均匀形貌的一维微纳结构电极材料,所制备的电极材料表现出优异的电化学性能。相关研究成果以“A General and Mild App...
有机共轭羰基化合物电极材料具有高比容量、低成本和环境友好等优点, 已成为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的研究热点. 本文对有机共轭羰基化合物电极材料近年来的发展, 特别是对共轭羰基化合物电极材料的电化学反应机理、小分子共轭羰基化合物和共轭羰基化合物的聚合物等进行了概括, 评述了提高该类有机材料电化学性能的新方法, 同时对其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炭材料作为嵌锂的负极材料, 由于可防止锂枝晶的产生而推动了锂离子电池的商品化, 并且还作为高性能导电剂在锂离子电池中广泛使用. 为了不断提高性能, 炭材料至今仍是锂离子电池领域被研究的关键材料之一. 新型炭材料如碳纳米管、石墨烯等出现后, 由于其优异的特性, 可望在锂离子电池中得到广泛应用而备受关注. 本文归纳和总结了炭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和导电剂的应用, 对碳纳米管、石墨烯在锂离子电池领域取得...
锂离子电池作为清洁、高效、便携的储能方式之一, 在很多领域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如何实现高容量、大功率和长寿命的锂离子电池, 依赖于其中各核心部件的结构设计和性能提升. MnO2由于其较高的理论比容量、较低的放电平台、价格低廉和环境友好等优点, 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应用上具有很大的潜力. 针对MnO2作为负极材料可能存在的问题, 可以通过纳米化、孔洞化和增强导电性等多种策略, 改变电极材料的结...
近日,著名学术媒体Wiley出版社的Materials Views China对侯仰龙课题组进行了专访,介绍了侯仰龙教授通过综合利用金属氧(硫)化物与石墨烯的各自优势,开发出新型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http://www.materialsviewschina.com/2013/04/lithium-ion-batteries-in-the-composite/ )。
2012年8月3日,由中科院物理所主持承担的科技部“863”清洁能源材料创新团队项目“锂离子电池关键新材料技术研究”召开现场验收会。验收专家组组长,安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总工程师周少雄及5位来自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专家组成员进行现场验收。科技部高技术中心副主任王琦安、新材料处副处长蒋志君,物理所副所长文亚、科技处副处长冯国星,项目组陈立泉院士、苏...
由于具有功率密度高、自放电率低、无记忆效应和放电电压稳定等优点,锂离子电池已逐步成为动力电池的主要选择。隔膜和电解液是锂离子电池的两个关键组件,目前商业上多使用PP/PE隔膜和有机电解液。然而,电池的大功率输出性能和安全性方面的需求对目前商用隔膜和电解液提出了重大挑战。在大功率放电过程中,局部温度达到100℃左右就会引起负极固体电解质界面保护膜分解并释放热量,使电池升温引发有机电解液等物质的分解和...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原理方法, 计算了7 大类、18 种锂离子电池活性材料(LiMO2, LiMn2O4, LiMPO4, Li2MSiO4, 石墨C 等系列)的脱嵌锂电压. 计算结果表明, 通过脱嵌锂前后的总能量变化可以计算出相关体系的脱嵌锂电压, 这些理论计算值与实验值存在非常好的线性关系, 但同时显示它们之间存在一个系统偏差, 该值可以通过金属锂的表面束缚能加以解释. 因此, 这种理论计算...
合成了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钛酸锂(Li4TisO12),并将结构单一、组成较纯的钛酸锂负极材料组装成电池,研究了合成温度对钛酸锂结构及物种的影响.结果表明,合成温度低于650℃时生成两种结构的TiO2,严重影响了钛酸锂的结构,合成温度高于650℃时TiO2逐渐消失,在800℃保温24 h之后得到单相Li4Ti5O12,电化学性能良好.
采用高温固相熔融加压法合成LiNiO2正极材料,研究了助熔剂LiNO3的加入量和反应体系中O2压力对材料的结构和放电容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LiNO3加入量的增加,产物容量先增加后减小,LiOH和LiNO3摩尔比0.9:0.1时产物结构和容量性能最佳;增大反应体系中O2压力,产物结构和放电容量均得到改善.对LiNiO2进行循环性能检测,30次循环后放电容量保持率为81.8%,晶型保持很好,相变反...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