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光学工程 >>> 光电子技术 光信息技术 光学仪器及技术
搜索结果: 151-165 共查到光学工程 仪器科学相关记录199条 . 查询时间(0.23 秒)
2006年6月,毕业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获得光学工程博士学位)。2006年7月,到大连理工大学工作,历任讲师、副教授、教授。2013年7月,被评为光学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生导师。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加拿大渥太华大学 国家公派访问学者(CSC全额资助)。2018年6月,被聘为仪器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方向)博士生导师。2018年6月,被聘为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
李建利,教授/博导,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精密仪器与量子传感技术研究所党支部书记,“惯性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青年学术骨干,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兼职教授。曾主讲北京市精品课《惯性器件原理》、《先进导航系统概论》等本科生必修课和研究生专业课《惯性测量系统设计及应用》等;指导的研究生多人荣获国家奖学金、北航优秀毕业生、校研究生十佳提名等。近五年主持国家级课题10余项,发表SCI论...
面向航空航天、医工交叉等领域,一直从事微结构光纤、光纤传感、光纤陀螺、干涉式原子陀螺等相关研究,连续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和面上项目,以及“973计划”专题,“863计划”,预研重点基金,JKW创新特区等基础和应用研究项目,研究成果分别应用于“实践系列”、“快舟系列”等十余颗卫星、系列型号相关重大实验任务,水下声波探测,以及泌尿外科等领域,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防技术发明三等奖1项...
徐宏杰,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出生年月:1968年05月。研究方向:1、光纤陀螺及光纤传感技术:研究光纤陀螺、光纤电流互感器、光纤扰动传感器、光纤温度传感器等系统中光学参数设计、光路优化、光路噪声抑制技术等。2、光纤测试技术:研究光学系统参数测试技术,研究重点是偏振测试和光谱测试。3、特种光纤器件:研究应用于光学系统中的特种光学器件,如光纤起偏器、混合波分复用器、偏振分束器、微型滤波器等。对光学参...
伊小素,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出生年月:1963年11月。研究方向:1、光纤通信;2、光传感
研究方向;1、航空导航、卫星导航技术;2、电离层探测技术;3、新兴导航前沿技术;4、空间探测传感器技术。
研究方向:1、衍射微纳光学器件;2、集成光学成像、照明系统;3、光纤传感、光纤耦合技术。
研究方向:1、MEMS/MOEMS传感器:微机电系统(MEMS)是用微加工技术制作的微型器件、装置与系统。微光机电系统(MOEMS)是以微机械、微电子及光学技术为基础的交叉技术,是MEMS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本研究方向围绕MEMS/MOEMS惯性、生物传感器的设计、制作及测试技术,涉及光学、机械、电子电路、材料、微加工、信号检测等多个研究领域。2、超材料太赫兹技术:太赫兹辐射是对一个特定波段(0....
李长胜,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出生年月:1967年4月。籍贯:河北省。研究方向:光传感
孙鸣捷教授是“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目前担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院长助理,光电工程系主任。孙鸣捷教授长期从事先进光电成像技术,发表《Nature Communications》、《Science Advances》等SCI检索论文20余篇,其中3篇为ESI高被引论文,并被“麻省理工技术评论”重点报道为相关领域里程碑成果,有潜力改变未来成像系统的工作模式。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
研究方向:1、光学惯性器件及系统技术:主要从事高精度光纤陀螺技术、光纤陀螺惯性导航系统及多源组合导航系统技术研究。2、光纤传感技术:主要从事全光纤系统方案、高精度宽带宽信号处理技术、分布式系统应用技术研究。3、先进探测成像系统技术:主要从事精密测试技术、新型探测成像技术、微纳系统集成应用技术研究。
2021年8月12日,2021年度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科学技术奖获奖名单公布,  哈尔滨工业大学陆振刚教授的航空特种光窗电磁屏蔽方法与构件获得技术发明一等奖。陆振刚,哈尔滨工业大学仪器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超精密光电仪器工程研究所副所长。同时兼任中国光学学会光学测试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仪器仪表学会机械量测试仪器分会常务理事,中国光学工程学会先进光学制造青年专家委员会常务委员,全国电磁屏蔽材料标...
日前,从科技部国家外国专家局获悉,以长春理工大学光电工程学院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为主要依托于2020年申报的“空间光电信息感知与智能仪器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已获科技部批准立项,实现长春理工大学国家级引智平台的又一次重大突破。至此,继光学工程学科之后,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成为长春理工大学光电工程学院第2个获批“111计划”引智基地的建设项目。
超材料是一种人工设计的复合结构,具有很多自然材料不具备的超常特性,在电磁波的调控领域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目前对于超材料的研究多以平面结构超材料为主,在工作带宽以及对宽角入射波的响应等方面仍具有诸多不足。研究团队利用三维谐振结构来构建超材料,有效地增大了电磁波调控的带宽,并实现了良好的宽角入射波的动态响应。
钟翔,副教授,硕导。2016年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光学工程专业获得博士学位。2016年3月至今,于合肥工业大学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任教;2019年1月至今,副教授。主要从事光纤传感与光纤成像等研究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博后基金面上项目1项、学校基金3项、横向课题1项。共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申请专利10余项。研究领域:光纤传感、光纤成像。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