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光学工程 >>> 光电子技术 光信息技术 光学仪器及技术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光学工程 物理相关记录1175条 . 查询时间(0.811 秒)
2024年5月8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生物技术研究部生物分离与界面分子机制研究组(1824组)卿光焱研究员团队与中药科学研究中心(2800组群)梁鑫淼研究员团队合作,在中性糖链结构解析方面取得新进展。合作团队通过对糖链进行衍生化标记的策略,利用纳米孔的突变,实现了对基于蛋白纳米孔的糖链精确结构的解析,并揭示了糖链分子与纳米孔界面相互作用机制。
2024年5月6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二维材料化学与能源应用研究组(508组)吴忠帅研究员团队和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吴明铂教授团队合作,在3D打印石墨烯微型超级电容器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开发出一种适用于3D打印的高质量无添加剂石墨烯油墨,研制出高集成密度、高输出电压和高电压密度微型超级电容器。
2024年4月20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纳米与界面催化研究中心(502组群)傅强研究员团队在金属纳米催化剂的动态分散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发现含水氧化性气氛可以诱导担载Cu纳米颗粒在室温下的自发氧化分散。
具有拓扑特性的纳米尺度磁性(反)斯格明子有望作为新型磁性信息单元构建高密度、高速度、低功耗的磁性信息器件来满足大数据、云计算、智能化信息时代的迫切需要,是当前凝聚态物理和自旋电子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关键科技应用前沿。然而,磁性(反)斯格明子不容易被电流驱动,而且一旦开始运动,还会受到内禀斯格明子霍尔效应的马格努斯力而侧向偏转甚至湮灭导致信息丢失,使得利用电流驱动磁畴结构实现数据信息传输寻址功能的拓扑...
2024年3月30日8时,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高能同步辐射光源(HEPS)储存环R46区段真空系统经过三个昼夜在线烘烤和吸气剂膜激活,降温后4个在线真空计压强全部优于5E-8Pa,达到静态真空设计要求。这一结果标志着HEPS储存环真空系统成功实现了从真空盒、RF屏蔽波纹管、光子吸收器等非标设备的设计加工到磁控溅射镀吸气剂膜、现场安装以及吸气剂膜的在线激活等各个技术环节的闭环验证。
2024年4月10日,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中国散裂中子源(CSNS)小角散射仪在掠入射小角中子散射(GISANS)方法学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CSNS小角散射仪的柯于斌、杨华、蒋寒秋和李昱皓等人与香港中文大学路新慧教授团队合作,搭建了国内首个飞行时间-掠入射小角中子散射(TOF-GISANS)研究平台。团队先后攻克了中子入射角高精度调整和测量、杂散中子去除、反射峰屏蔽、以及数据采集与波长切割处...
二次无机气溶胶是大气细颗粒物(PM2.5)的重要组分,其快速生成与积累往往是冬季重污染天气出现的关键因素。传统的空气质量数值模式由于输入数据的不确定性和模式内部物理化学机制模拟方案的不完善,导致二次无机气溶胶模拟仍然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
布里渊散射来源于材料中光子与声子的相互作用,是由材料的电致伸缩效应和光弹效应共同作用而产生的。受激布里渊散射过程将一个泵浦光子转化成一个频率降低的斯托克斯光子和一个声学声子。当泵浦光提供的增益大于光子或声子的传播损耗时,即可产生相干性极高的布里渊光子激光或声子激光。利用光学微腔或微纳波导可进一步增强光声相互作用,从而降低受激布里渊散射的阈值。2024年来,研究者已在多种光学微腔体系中实现布手机布里...
近期,广州华侨医院产科/检验科与暨南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开展临床与基础交叉合作,在国际著名期刊《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上发表题为“面向先兆子痫即时诊断的微纳光纤布拉格光栅生物传感器”的最新成果。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为第一作者单位,产科陈瑞萍主治医生和暨南大学曹仕芳研究生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本文共同通讯作者为冉洋研究员、何昕副主任技师。该工作由暨南大学、暨南大...
2024年4月2日,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中国散裂中子源(CSNS)高能非弹谱仪团队与上海交通大学马杰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张倩教授以及香港大学陈粤教授等课题组合作,在声子非谐性的调控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以“Vacancies tailoring lattice anharmonicity of Zintl-type thermoelectrics”为题在线发表在Nature子刊《Nat...
固体中的局域变形,例如:地震、滑坡、剪切带等,是材料和结构灾变前的表象。这些狭长的带状结构内部,其特征尺寸、强度、温度和剪切速率等演化行为与其他均匀变形部分之间存在着数量级上的差异,如何复现这一局部化过程、刻画局部化区域内和其他部分之间的力学行为差异,是一个宏观上难以下来,微观上难以上去的核心区,是实验和计算上的挑战。
近日,南京大学物理学院赖耘教授、彭茹雯教授和王牧教授合作团队,利用新型超表面实现了全可见光波段的极端不对称光散射,进而实现了一种融合了高透明性与哑光特征的宏观光学材料,其可以在保持完美透明性的同时,展现出如粗糙物体表面一般的哑光外貌。这类新型光学材料在隐形、成像和显示等领域可能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有望切实改善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视觉体验。
2024年3月27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生物能源研究部生物能源化学品研究组(DNL0603组)王峰研究员、罗能超副研究员团队发表光催化生物质精炼的催化剂设计综述性文章,总结了光催化剂的表面结构、电子结构以及助催化剂等因素对生物质精炼中的界面电荷转移和自由基反应的影响,为实现高效、高选择性的光催化生物质精炼提供借鉴。
位于中国东部的特大城市杭州近年来O3污染严重,明确O3污染形成的关键驱动因素对抑制O3恶化至关重要。化学传输模型和传统统计方法在量化气象和排放源对O3形成的影响上各自存在局限性。基于数据驱动方法,开发一种能够快速、准确、全面评估各个驱动因素对O3形成影响的新方法具有重要意义,对解析杭州或其他城市O3污染成因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2024年3月21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二维材料化学与能源应用研究组(508组)吴忠帅研究员团队受邀撰写了3D打印微型电池的综述文章,系统总结了3D打印在微型电池电极结构、器件构型和系统集成方面的重要研究进展及未来发展趋势。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