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航空、航天科学技术 >>> 航空、航天科学技术基础学科 航空器结构与设计 航天器结构与设计 航空、航天推进系统 飞行器仪表、设备 飞行器控制、导航技术 航空、航天材料 飞行器制造技术 飞行器实验技术 飞行器发射、飞行技术 航天地面设施、技术保障 航空、航空系统工程 人机与环境工程 航空、航天科学技术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航空、航天科学技术 探月相关记录57条 . 查询时间(0.138 秒)
2020年11月24日4时30分,搭载着嫦娥五号探测器的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在我国文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火箭飞行约2185秒后,探测器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发射取得圆满成功。按计划,嫦娥五号探测器将进入地月转移轨道,约20天后将带回我国首份自主无人采集的月球样品。这也是继1976年苏联Luna24取回月球样品后,人类时隔44年再一次采集月球样品并返回地球。
截至今天,嫦娥四号着陆器和“玉兔二号”月球车在月球背面共完成21个月昼工作期的科学探索,在2020年8月25日突破600天,月球车累积行驶519.29米。科研团队利用科学载荷传回的数据,开展大量研究,取得诸多科学成果。
据韩国《中央日报》报道,韩国科学技术信息通信部10日上午召开国家航天委员会航天开发振兴工作委员会,审核并确定月球探测工程规划变更方案,决定将月球轨道飞船的研发日程延长19个月。
探测器下降飞行开始后在2.1公里高度以上一切正常,随后着陆器与地面失联,飞控大厅的信号数据定格在335米高度。根据实时接收数据与任务设计弹道的对比曲线,着陆器在通信失联时同预定着陆点存在约1公里的水平偏离。
1971年7月31日,阿波罗15号宇航员进行了人类首次在月面驾驶月球车。阿波罗15号是阿波罗计划(Project Apollo)中的第九次载人任务,也是人类第四次成功登月的载人登月任务,于1971年7月26日发射成功,1971年7月30日登陆月球。
2019年7月11日,日本“隼鸟2号”太空探测器第二次登陆小行星“龙宫”,在距地球约3.4亿公里处成功采集小行星内部物质样本。
本文考虑探月返回飞行器跳跃式再入的制导问题. 针对考虑地球自转的探月返回飞行器不确定非线性动 力学, 设计了基于观测器的近似反馈线性化制导律. 由于初始再入时空气密度近似为零, 因此阻力初始观测误差近 似为零. 针对该特点, 研究了基于观测器的控制律的峰值问题, 给出了无峰值现象的控制律的简化设计方法. 首次 证明了速度内动态是有界输入有界状态的, 为制导律的设计提供了基础. 证明了制导误差是一致...
国防科工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主任刘继忠近日表示,嫦娥四号任务有望实现人类探测器首次造访月球背面,首次实现人类航天器在地月L2点对地对月中继通信,或将获得一批重大原创性科学研究成果。
记者从国防科工局获悉,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飞行器服务舱于2015年9月2日完成对嫦娥五号预定采样区遥感成像飞行任务,获取了该区域地形地貌信息,为嫦娥五号任务月面软着陆和采样区域的选择提供了依据。目前,图像数据正在陆续下传和处理中,图像分辨率1米左右,已处理的图像效果良好。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在今年的创新先进理念(NIVC)研讨会上公布了一个用于探测土卫六液态甲烷/乙烷海洋的潜水机器人设计版本,并将相关视频发布在YouTube上。该视频和设计是由NASA罗盘(COMPASS)团队与来自应用研究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共同开发的。设计创意来自NASA“创新先进理念”项目,该项目被交办的其中一项任务为探索深入空间和天体的新方法。
针对探月飞行器月球公转轨道上的卫星导航定位问题,以高轨道飞行器卫星导航定位的研究为基础,采用多全球导航卫星系统联合定位的方法进行仿真。分析了载波功率与噪声功率密度比为15dBHz的弱信号捕获门限下,各系统联合定位时波束主瓣和旁瓣的可用性,同时对各系统联合情况下的精度因子值进行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当接收到的卫星天线辐射的主瓣和旁瓣信号均高于载噪比门限时,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的三系统或四系统的联合能满足实...
针对探月飞行器月球公转轨道上的卫星导航定位问题,以高轨道飞行器卫星导航定位的研究为基础,采用多全球导航卫星系统联合定位的方法进行仿真。分析了载波功率与噪声功率密度比为15dBHz的弱信号捕获门限下,各系统联合定位时波束主瓣和旁瓣的可用性,同时对各系统联合情况下的精度因子值进行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当接收到的卫星天线辐射的主瓣和旁瓣信号均高于载噪比门限时,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的三系统或四系统的联合能满足实...
2015年3月8日从国防科工局获悉,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飞行器服务舱于3月7日完成第三阶段拓展试验,模拟嫦娥五号上升器与轨道器在月球轨道交会对接之前的飞行控制过程,验证嫦娥五号上升器远程导引控制策略、天地协同控制时序、轨道测量与飞行控制精度等相关技术,获取试验数据和经验,评估轨道设计和交会方案,为后续嫦娥五号任务顺利实施提供参考。
利用登月飞行器的级间组合设计方法对载人登月飞行器的构造进行设计,在级间方案的论证中分析了不同组装模式对运载火箭能力的需求,建立了航天员和机器人联合探测的载人登月方案。级间组合方法可为应转移飞行器和登月飞行器设计提供另一种思路,根据飞行器级间的不同组合方式对登月飞行器的质量规模进行了初步估算,并对比了不同飞行方案对运载火箭能力的需求,研究可为我国首次载人登月任务方案提供参考。
中国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副主任裴照宇2014年11月2日表示,2014年11月1日,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飞行试验器(简称“小飞”)返回器安全准确着陆,试验任务圆满成功。为最大限度发挥服务舱的能力,对嫦娥五号任务相关技术进行在轨试验验证,决定利用服务舱进一步开展拓展试验。 据悉,服务器将利用双分辨率相机对嫦娥五号采样区开展观测,尽可能获取采样区动力下降航迹区的地形地貌。还将开展月球轨道交会对接远程引...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