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航空、航天科学技术 >>> 航天器结构与设计 >>> 火箭、导弹 人造地球卫星 空间探测器 宇宙飞船 航天站 航天飞机 航天器结构与设计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航天器结构与设计 空间站相关记录70条 . 查询时间(0.582 秒)
2024年1月17日22时27分,天舟七号货运飞船在文昌航天发射场由长征七号遥八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中国科学院作为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应用系统负责单位,在天舟七号任务上行了实验载荷、实验单元及样品、实验耗材、备品备件等物资,支持空间站持续滚动开展空间科学实验与应用试验。
科技日报北京1月6日电 (记者操秀英 付毅飞)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北京时间2022年1月6日6时59分,经过约47分钟的跨系统密切协同,空间站机械臂转位货运飞船试验取得圆满成功,这是我国首次利用空间站机械臂操作大型在轨飞行器进行转位试验。
2021年4月22日,载人空间站任务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以下简称“空间中心”)空间环境保障试验队成立暨动员会在空间中心召开。空间中心副主任邹永廖、空间环境态势感知重点实验室主任刘四清以及试验队成员等共计20余人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由科技处副处长郑世峰主持。在载人空间站飞行试验中,空间中心作为有效载荷运行管理中心下的空间环境保障系统,承担了载人空间站发射、在轨运行、航天员出舱、交会对接和科学...
2020年5月5日,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首次发射的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成功将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和柔性充气式货物返回舱试验舱送入太空轨道。5月8日,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返回舱成功着陆返回,试验取得圆满成功。这也是中国空间站在轨建造阶段的第一次飞行任务,期盼已久的中国空间站建造大幕终于拉开。上世纪90年代开始启动的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规划了“三步走”战略。从发射载人飞船将中国航天员送入太空,到太空出...
俄罗斯国家航天集团公司总裁罗戈津25日在社交媒体发布消息说,“进步MS—14”货运飞船飞行过程用时3小时20分钟,创下了给国际空间站送货的最快有人驾驶飞行成绩。
2020年4月9日电 在经过约6小时飞行后,俄罗斯“联盟MS-16”飞船9日与国际空间站顺利对接,将来自俄罗斯和美国的3名宇航员送入空间站。据俄航天集团网站9日发布的消息,载有“联盟MS-16”飞船的“联盟-2.1a”型火箭9日中午从哈萨克斯坦境内的拜科努尔发射场升空后进入预定轨道。飞船脱离火箭后,按快速飞行对接模式绕飞地球约4圈并追上了国际空间站。在位于莫斯科附近的地面飞行控制中心监控下,飞船于...
俄罗斯航天集团2019年8月27日发布公告说,载有俄第一个太空机器人的“联盟MS-14”飞船当天与国际空间站二次对接成功。
俄罗斯航天集团2019年8月27日发布公告说,载有俄第一个太空机器人的“联盟MS-14”飞船当天与国际空间站二次对接成功。
俄罗斯“联盟MS-14”飞船24日与国际空间站对接失败,搭乘飞船的太空机器人未能如期登上空间站。据介绍,失败原因是空间站上的辅助对接设备发生故障,飞船将于26日尝试第二次对接。按计划,“联盟MS-14”飞船应于莫斯科时间24日8时30分(北京时间13时30分)在国际空间站宇航员监控下完成自动对接。俄国家航天公司的直播画面显示,对接时刻临近时,飞船一度飞抵距空间站约90米的位置,但飞船在悬停片刻后逐...
据美国《新闻周刊》网站2019年8月14日报道,俄罗斯联邦航天局(Roscosmos)将向国际空间站发射一台人形机器人。这个“天空机器人”(F-850)将于8月22日搭载“联盟号”MS-14宇宙飞船前往国际空间站,然后于2019年9月7日返回地球。
中国空间站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项目征集活动23日在京启动。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介绍,我国将在2022年前后完成空间站建造,具备支持开展大规模多学科的空间科学研究、技术验证和空间应用的独特优势。为进一步发挥空间站“国家级太空实验室”的引领作用,特面向国内公开征集航天医学、空间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等领域的科学项目。此次征集活动将于2019年8月31日截止,可登录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官网官微查阅相关...
俄罗斯“联盟MS-08”飞船2018年10月4日在哈萨克斯坦境内成功着陆,在国际空间站工作了半年多的俄美3名宇航员搭乘飞船安全返回地球。
去年12月,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了“1号太空政策指令”,指示“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与商业和国际合作伙伴一起,领导一项创新和可持续的探索计划,以促进人类在太阳系中的探索,并带回新的宇宙知识和发展机会”。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2018年4月24日表示,计划于2022年建成的中国空间站“天宫”,在信息、能源、动力技术以及运营费效比方面,可望超越国际空间站
英国科技设备研究理事会(STFC)近日宣布,英国科学家将在设计国际空间站(ISS)上使用新仪器方面发挥关键作用。其研发的仪器TARDiS不仅能够监测气候变化对地球大气层的影响,还有助于更好地了解星星的起源。TARDiS将设计为使用太赫兹遥感来测量上层大气中的氧原子和星际介质的发射辐射,对气候变化如何影响大气组分提出新见解,还可拍摄太空图像,追踪星星,观测行星的诞生与演变。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