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光学工程 >>> 光电子技术 光信息技术 光学仪器及技术
搜索结果: 61-75 共查到光学工程 金属相关记录241条 . 查询时间(0.192 秒)
电荷耦合器件(CCD)与电荷存储器件(Memory)作为现代电子系统中两个独立分支分别沿着各自的路径发展,同时具备光电传感和存储功能的原型器件尚未见报道。近日,金属所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科研人员与国内多家单位合作,在《先进材料》(Advanced Materials)在线发表题为“柔性碳纳米管传感-存储器件 (A flexible carbon nanotube sen-memory devi...
李建龙教授团队从1998年起,经多年努力攻关利用自主研发建立的天-地-空-高-多光谱监测系统(生态眼)及5S(RS-GIS-GPS-ES-IDSS)高新智能遥感技术在张家港市、兴化市和宜兴市等地广泛应用,在实现了主要农作物长势与生产力智能化定量监测与精准预报的基础上;进而又利用高-多光谱遥感技术在土壤重金属污染定量监测与预警研究中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为我国今后实现大面积土壤重金属污染遥感定量空...
日前,由我校董发勤教授主持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课题《光电子协同微生物调控重金属离子价电子转移的微观机制》(2014CB846003)在生物调控U、As、Cr价态变化机制、晶面定向光生电子高通量导出机制、细胞磷类物质诱导铀的生物纳米矿化机制、变价金属电子转移机制等方面取得了系列研究成果,课题优质通过科技部结题验收。五年来,该课题团队积极开展实地调查研究,多次进行国内外学术交流,在...
近日,四川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张云教授、吴昊研究员课题组与澳大利亚卧龙岗大学窦世学院士、厦门大学张桥保教授合作,在高性能锂离子/钾离子电池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成果“Realizing Reversible Conversion-Alloying of Sb(V) in Polyantimonic Acid for Fastand Durable Lithium- and Potassi...
近期,智能所黄行九研究员和安光所赵南京研究员合作,利用主动可控火花放电和电化学富集辅助的低脉冲能量(15mJ)激光诱导击穿光谱实现对水体和土壤样品中痕量砷和汞的高灵敏和稳定性检测。相关的研究成果已发表在Sensors and Actuators B: Chemical杂志上。
我校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刘涛教授课题组利用弹性的分子间p...p作用稳定不同的电子组态,发展出光可逆控制金属离子自旋态的策略,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Angew. Chem. Int. Ed.2019,58, 17009-17015上。刘涛教授课题组长期致力于自旋交叉和电子转移型功能分子材料的研究,在深入思考光诱导电子迁移重排与材料多功能耦合之间的关系基础上,提出利用光诱导电子迁移与重排引起的自旋、电...
近日,我校化工与化学学院王振波教授和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的武刚教授合作以ZIF-8高温碳化后的氮掺杂碳(ZIF-NC)为基体,经Fe3+吸附和热活化过程制备了具有原子级分散FeN4活性中心的Fe-N-C催化剂,并借助该模型系统研究并揭示了高性能FeN4活性中心在热活化过程中的形成机理,如图1所示。高性能、低成本非贵金属氧还原催化剂的研究制备是实现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商业化应用的关键,Fe与N共掺杂...
作为过渡金属硫化物的一员,层状PtSe2具有随厚度增加发生半导体到半金属的层依赖性转变的特性。然而,确切的转变层数仍存在争议,这将对某些关键应用,例如同质互连电子电路,造成障碍。研究小组利用非线性光学和超快载流子动力学技术研究了PtSe2由半导体向半金属转变的层数依赖特性。
2019年3月11日,《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了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陈炜教授课题组的最新研究成果“化学惰性的铋界面层提升反式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稳定性“(A chemically inert bismuth interlayer enhances long-term stability of inverted perovskite solar cells,...
针对常规的电极改性方法(例如纳米化和碳包覆)对FeS2正极性能提高有限的难题,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研究员李驰麟团队提出了实现高倍率和长循环FeS2正极的紧致颗粒堆叠粘合和颗粒表面氟化的新型改性策略。相关成果发表在美国化学会旗下刊物ACS Nano上(DOI: 10.1021/acsnano.8b06660)。在该工作中,研究团队通过热硫化离子液体粘合的开框架氟化铁前驱体,成功实现了具有减薄氟...
近日,东南大学熊仁根教授团队、游雨蒙教授课题组在分子铁电领域取得又一重大突破——研制出世界首例无金属钙钛矿型铁电体。美国东部时间7月13日,相关研究结果以“Metal-FreeThree-DimensionalPerovskiteFerroelectrics(无金属三维钙钛矿铁电体)”为题被世界顶级学术期刊《科学》杂志在线发表。这是自2013年、2017年以来,该团队在《科学》杂志上以东南大学为第...
近日,山东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冯金奎副教授课题组在多孔金属的制备以及新能源应用研究方面取得了最新进展,其研究成果“Vacuum Distillation Derived 3D Porous Current Collector for Stable Lithium−Metal Batteries”发表在顶级期刊Nano Energy(IF=12.343),文章第一作者为材料学院2016...
应“理化青年论坛”、理化所青促会和中科院光化学转换与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邀请,中科院金属所李峰教授于3月16日来理化所交流访问,并作了题为“碳基电化学储能材料与器件”的学术报告。李峰教授于1995年在南京化工大学(现南京工业大学)获得学士学位,2001年在中科院金属所获得材料学博士学位,师从成会明院士,现于中科院金属所担任研究员。李峰教授的主要研究方向为电化学能量储存与转换用碳基纳米材料及器件的制备...
近日,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沈阳材料科学国家(联合)实验室固体原子像研究部研究员陈春林、马秀良,IBM苏伊士实验室教授、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Johannes Georg Bednorz,以及日本东京大学教授Yuichi Ikuhara等合作,在原子尺度上建立了准一维导电材料SrnNbnO3n+2的导电特性与其原子电子结构之间的相互关系,揭示了其准一维导电特性的形成机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通过往三维导...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光催化技术由于在解决人类面临的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上的巨大潜力而受到广泛关注。光催化反应中,半导体光催化材料(如TiO2)吸收光被激发,产生光生电子和空穴;光生电子和空穴迁移到材料表面后,既可以发生氧化反应,也可以发生还原反应。以光生电子为主导的光催化还原反应能够有效去除水中多种致癌含氧阴离子。然而,现有光催化还原材料的反应效率较低,制约了其实际应用。为了提升光催化还原反应的...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