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材料科学 >>> 材料科学基础学科 材料表面与界面 材料失效与保护 材料检测与分杂技技术 材料实验 材料合成与加工工艺 金属材料 无机非金属材料 有机高分子材料 复合材料 材料科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31-45 共查到材料科学 激光相关记录282条 . 查询时间(0.314 秒)
InGaN基发光二极管(LED)芯片存在“效率骤降”问题,很难基于单个LED芯片实现高功率、高亮度白光照明。为解决这一难题,激光照明技术应运而生。激光二极管(LD)具有无“效率骤降”、高亮度、低光学扩展量等优点,在能量密度、能效、出光方向性等方面远优于LED。然而,荧光材料接受高功率激光辐照时,受制于高光子通量下光转换的能量损耗,会产生大量热量,对其稳定性和导/散热性提出了极高要求。传统的硅胶封装...
近日,海南大学药学院王艳丽教授团队在材料领域国际权威期刊 《ADVANCED MATERIALS》(影响因子30.849)上发表题为“Multifunctional PA/FL Dual-mode Imaging Gold-based Theranostic Nanoformulation without External Laser Limitations”的研究论文。本研究工作由海南大学,上海...
近日,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科研人员和合作者利用自主搭建的颗粒LIBS实验装置,以铜微颗材料为例,开展了微颗粒材料的LIBS信号随粒径和激光通量的变化趋势研究。相关成果发表于国际光谱学领域期刊Journal of Analytical Atomic Spectrometry和国际物理应用领域期刊Physical Review Applied。
12年前,物理学家开启了第一台X射线激光器。从那时起,它和世界各地的其他一些装置已经证明它们对材料和分子的革命性意义。但是这种被称为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器(XFEL)的装置只是部分类似于激光。与传统激光器发出的纯单波长光相比,它们产生的是混乱的光束。现在,物理学家正在开发一种方案,利用完美的钻石镜使X射线脉冲更像普通的激光束——甚至更有用。
人造智能皮肤是指能够模仿或者增强人体皮肤功能的柔性功能元器件,在健康监测、人机交互、增强现实、义肢和仿生机器人等诸多领域都有重要应用。尽管柔性电子学在人造智能皮肤设计方面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功,但以光子作为信号载体的柔性光子学具有非侵入性、超灵敏性、无电磁干扰、以及并行处理等优点,有望进一步推进人造智能皮肤的发展。
为加强学术交流,2021年7月29日下午中国科学院赣江创新研究院组织召开了“激光钕玻璃和掺镱高功率激光光纤研究进展”学术研讨会,院内师生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参加。
上海交通大学张文涛研究组与张杰院士、向导教授团队等合作利用飞秒激光操控,在三维量子材料中实现瞬时二维长程有序电子态,并在其中发现光致超导的迹象。
科技日报北京1月24日电 (记者冯卫东)据《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报道,韩国科学技术研究院(KIST)研发出的超快脉冲激光器产生的频率要比目前最先进的脉冲激光器高出1万倍。这是通过将包含石墨烯的附加谐振器插入到工作在飞秒(10-15秒)范围内的光纤脉冲激光振荡器中实现的,将该方法应用于数据通信有望大大提高数据传输和处理速度。
郑亚风,2020年12月毕业于西班牙加泰罗尼亚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获博士学位;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以第一作者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做学术报告4次;参与西班牙国家基金2项。
上海光机所高功率激光单元技术实验室面向可见光固体与光纤激光器的发展需求,创新发展Tb3+/Dy3+共掺的磷酸盐玻璃。利用Dy3+的敏化作用,解决了Tb3+在玻璃基质中小吸收截面的缺点,大大增强了其可见光发光效率。国际激光行业旗舰杂志LaserFocusWorld在2020年8月期报道了上海光机所在可见光激光玻璃材料研究取得的突破性进展。
铜制扶手等产品由铜材料制造,但铜材料的用量较大,价格较高,难以普及。为解决这一问题,镀铜技术受到关注。日本新能源产业技术综合开发机构(NEDO)与大阪大学、山崎马扎克公司和岛津制作所合作,开发出了利用高亮度蓝色半导体激光器,高速、精密地镀铜的混合式复合加工机。新开发的加工机配备由3台200W高亮度蓝色半导体激光器构成的600W级多光束加工头,可在激光聚焦点实现高功率密度,向不锈钢和铝等金属材料镀铜...
2020年6月10日,中国激光杂志社与《人工晶体学报》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举行。根据双方合作协议,《人工晶体学报》加入中国光学期刊联盟、中国光学资源库,双方本着互惠互利、共同进步的原则,就资源共享、平台共建、共同提高期刊学术质量、推动学术交流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中科院上海光机所副所长、中国激光杂志社董事长张龙,中材人工晶体研究院有限公司副院长黄存新共同出席仪式并致辞。...
中科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等单位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新型飞秒激光等离子激元光刻技术(FPL)。利用该技术,研究人员在百纳米厚的硅基氧化石墨烯薄膜表面实现了高质量微纳周期结构的快速制备。相关成果发表在《光:科学与应用》上。
近期,中国科学院合肥研究院固体物理研究所环境与能源纳米材料中心在液相激光辐照制备高分散加氢催化剂方面取得重要进展,构筑了具有高催化活性、高选择性以及高稳定性的非贵金属加氢催化剂。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Advanced Materials上。
近日,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成功突破了水导激光微细结构加工技术。该技术的开发成功标志着我国成功掌握了水导激光加工技术,并打破了国外公司对该技术的垄断。 沈阳自动化所工艺装备与智能机器人研究室项目团队通过多方调研、若干次修改技术方案、大胆的技术创新以及大量的工艺实验,攻克了小尺寸激光光斑生成技术、高精度激光-射流耦合技术、稳定射流生成技术等技术难点,同时开发了水导激光加工原理样机。开发的水导激光...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