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核科学技术 >>> 辐射物理与技术 核探测技术与核电子学 放射性计量学 核仪器、仪表 核材料与工艺技术 粒子加速器 裂变堆工程技术 核聚变工程技术 核动力工程技术 同位素技术 核爆炸工程 核安全 核燃料后处理技术 辐射防护技术 核设施退役技术 放射性三废处理、处置技术 核科学技术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31-45 共查到核科学技术 核燃料相关记录106条 . 查询时间(0.109 秒)
根据2019年与匈牙利科学院能源研究中心签订的合同,俄罗斯TVEL核燃料公司为布达佩斯研究堆提供了VVR-M2核燃料。该公司下属的新西伯利亚化学浓缩厂负责制造核燃料组件,并将满足布达佩斯研究堆未来几年的核燃料需求。
西屋电气公司和西班牙Enusa公司宣布,比利时多伊尔核电站4号机组已装载EnCore耐事故核燃料的铅测试组件。该核电站成为世界上第二个、也是欧洲第一个装载了EnCore耐事故核燃料组件的商用核电站。
2020年7月29日,日本青森县六所核燃料后处理厂正式通过了安全检查。日本长期以来一直想用它从乏燃料中提取铀和钚进行再利用,从而在日本核政策中发挥关键作用。
世界核协会(WNA)于2020年6月发布了最新版《核燃料报告扩展摘要:2019~2040年全球供求情况》。该扩展摘要预测了核燃料循环不同阶段的供需情况,并对今后20年内核电的发展进行了预测。
据世界核新闻网4月6日报道,俄罗斯新西伯利亚化学浓缩厂与埃及原子能管理局签署了一份为期10年的合同,为埃及ETRR-2研究堆供应低浓铀和铝等核燃料部件。新西伯利亚化学浓缩厂是俄罗斯TVEL核燃料公司的子公司。
据俄罗斯国家原子能公司网站2019年12月26日报道,俄罗斯国家原子能公司核燃料子公司已在新西伯利亚化学浓缩厂制造出首批用于商用反应堆的耐事故核燃料组件。这批核燃料组件含有实验性耐事故燃料棒,现已通过验收。
2019年11月7日,美国全球核燃料公司和艾克斯能源公司宣布签署一项合作协议,开发可用于美国国防部微堆和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核热推进所需的核燃料,双方将合作生产三层各向同性碳包覆高丰度低浓铀核燃料
据俄罗斯国家原子能公司网站2019年9月27日报道,俄罗斯核燃料公司和保加利亚科兹洛杜伊核电站在保加利亚举办了“VVER核燃料的运用、模拟与实验支持”国际会议。来自11个国家的约120名专家以及国际原子能机构和欧洲委员会的代表参加了此次活动。
随着“一带一路”的加速推进,华龙一号作为代表我国高端制造业走向世界的“国家名片”,备受海内外关注。9月10日上午,华龙一号全球首堆示范工程核燃料元件顺利通过出厂验收,并启运至福清核电。这是我国核燃料产业和华龙一号示范工程建设史上又一里程碑,标志着中核集团有能力为华龙一号国内批量建设及“走出去”提供坚实的燃料保障,同时为我国建设成为“制造强国”,从“核大国”向“核强国”迈进提供了有力支撑。
近期,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嬗变化学研究室的科研人员利用即时-无冷却混合与微波加热相结合的溶胶凝胶法成功制备UC陶瓷核燃料小球;又采用Pechini型聚合螯合法成功制备了物相单一的UC粉末。科研人员与瑞士保罗谢勒研究所(PSI)合作共同研制一种室温即时-无冷却混合与微波辅助加热相结合的快速溶胶凝胶工艺平台,并利用该平台成功制备出碳化铀核燃料小球(图1所示)。首先利用超声分散的方法将炭黑在纳米水平...
2017年7月16日,由兰州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特殊功能材料与结构设计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东京工业大学及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承办的第四届中日核燃料循环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兰州大学开幕。开幕式由会议主席、兰州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吴王锁主持。本次会议为期六天,来自中国、日本、俄罗斯、美国等国家和地区的10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研讨,参会单位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东京工业大学等10余所国内外知名高校,中国...
2017年7月17日,采用核研院技术、在内蒙古包头市建设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配套项目、高温气冷堆核燃料元件生产线第20万个球形燃料元件成功下线,标志着全球首条工业规模高温气冷堆核燃料元件生产线建成达产。
2016年4月19日,国防科工局局长、国家原子能机构主任许达哲与法国原子能与可替代能源委员会主席沃瓦尔德共同主持召开中法核燃料循环后端双边高级别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并签署《中国国家原子能机构和法国原子能与替代能源委员会第十二个和平利用核能合作议定书》。
2015年10月25日22时,核燃料后处理放化实验设施首次热试验证顺利完成:首批辐照过的核燃料成功处理完毕,顺利拿到铀钚产品,试验成功验证了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自主研发的先进无盐二循环基础流程,为该流程下一步进入实际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标志着我国核科技领域核心技术自主创新取得重要突破,我国建设后处理厂有了重要的技术保障。
日本东京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通过模拟实验发现,土星的卫星土卫二核心的成分与原始陨石较为类似,其地下海洋中或存在氢气。如果这一点得到证实,将表明土卫二地下海洋或具备孕育生命的可能。相关论文发表在最新一期的《自然—通讯》杂志上。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