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材料科学 >>> 材料科学基础学科 材料表面与界面 材料失效与保护 材料检测与分杂技技术 材料实验 材料合成与加工工艺 金属材料 无机非金属材料 有机高分子材料 复合材料 材料科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材料科学 腐蚀与防护相关记录50条 . 查询时间(0.101 秒)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材料腐蚀与防护中心材料力学-化学交互作用课题组代表性论文。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材料腐蚀与防护中心材料力学-化学交互作用课题组标准。
吴欣强,男,1971年12月生,工学博士,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二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所级人才计划获得者、腐蚀基础与前沿研究部主任。1993年7月毕业于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专业获学士学位;1996年2月于哈尔滨工程大学获机械学硕士学位;1999年6月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获材料学博士学位;2001年2月至2002年2月在韩国科学技术院(KAIST)、2002年3月至2005年3月在日...
蒸汽发生器位于压水堆(PWR)核电站的一回路与二回路的交界处,其传热管作为压力边界,管内侧为一回路系统的高温高压 B/Li 溶液,管外侧为二回路系统的高温高压水/蒸汽混合体系,服役环境极端苛刻。在目前的 PWR 核电站中,镍基合金 690TT 由于具有非常强的晶间腐蚀抗性与应力腐蚀开裂抗性,已经成为了蒸汽发生器传热管的最主要材料。然而,由于二回路系统中的流致振动,蒸汽发生器传热管还面临着微动腐蚀失...
传统合金材料以一种或者两种金属元素元素作为主要元素,同时添加其它的元素以改善合金的性能,这种思路限制了能够开发合金的种类。高熵合金是新发展的一类新型合金,一般而言,高熵合金是指主要由5种及5种以上的合金元素以等摩尔或者近似等摩尔比组成,每种元素的原子比在5-35%。高熵合金的设计理念为合金的设计提供了更加丰富的选择。随着研究的不断进展,高熵合金逐渐向其它方向发展,例如,非等摩尔高熵合金,共晶高熵合...
材料力学-化学交互作用:针对核能、氢能、石化、海洋、电子等重大工程,研究材料的力学化学交互作用,注重材料制备加工缺陷和微观组织结构长期服役演变,实现材料环境敏感性与安全评估,通过优化和改善各种参数,达到提高和延长材料和结构的环境使役寿命的目的。
奥氏体不锈钢广泛用于压水堆核电厂主管道、压力容器堆焊层和堆内构件等,其在高温高压水中长期服役时可能发生环境疲劳损伤。环境疲劳是核电关键设备设计、安审和寿命管理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建立国产核级奥氏体不锈钢高温高压水环境疲劳评价模型对我国核电自主化与“走出去“具有重要意义。 
2007年美国NRC颁布了RG1.207导则,要求新建核电站必须充分考虑轻水堆环境对结构材料疲劳性能的影响(EAF效应),并推荐采用美国ANL模型给出的环境疲劳校正因子Fen=Nair,RT/Nwater,T计算核电站构件疲劳累积损伤因子U = Fen,1U1 + Fen,2U2 + …Fen,nUn;而ASME委员会也非常重视环EAF效应,在2010年颁布了N-761和N-792 Code Ca...
压水堆核电站压力边界设备材料长期服役于特殊水化学条件下的高温高压水环境中,服役过程中设备材料的腐蚀损伤本质上由电化学过程控制,与运行水化学密切相关。长期以来腐蚀损伤问题未能得到很好地解决的主要原因是对损伤过程认识不足,当前运行核电站仍缺乏腐蚀损伤的原位、在线监检测技术,主要通过取样线将测试溶液冷却至室温后再进行相关测量,所得结果无法反映高温高压条件下真实的水化学环境及其对腐蚀损伤过程的实际影响,因...
镍基合金690广泛用于制造压水堆(PWR)核电站压力边界—蒸汽发生器(SG)传热管,其在长期服役过程中可能遭受环境疲劳损伤。课题组利用自主研发的高温高压水应变原位实时监测系统(ZL 2013 1 0554160. 6)及扁舟状疲劳试样(ZL 2013 2 0175058. 0),研究了溶解氧(DO)对PWR核电站SG用690合金传热管高温高压水腐蚀疲劳(CF)性能的影响,发现传热管在高DO(550...
许道奎,研究员,生于1980年,工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轻质金属结构材料(铝、镁和钛合金等)的使役安全研究,侧重于环境与载荷耦合条件下的损伤与断裂行为、使役性能对微结构的响应规律、基于微结构优化的使役性能提升方法等,为满足机械构件轻量化和使役安全要求的轻质金属结构材料选取提供了实验依据和理论支持。主持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等。在Nature Comunicati...
在热轧及轧后冷却过程中先进高强钢(AHSS)中的Mn、Si等活泼性元素会在氧化铁皮下发生内氧化,特别是当氧化沿晶界发生时,极易引发表面质量缺陷,其成为制约AHSS表面质量控制的瓶颈问题。相关问题难以有效解决背后的理论原因在于涉及皮下内氧化行为机理解析不明,有关晶界氧化速率的关键控制因素认识不清。近期,腐蚀基础与前沿研究部的腐蚀电化学研究团队同德国马普钢铁所Rohwerder教授团队合作,首次提出A...
金属结构材料环境损伤会导致使役过程中材料性能不断的退化、结构效能不断的劣化,影响重大工程服役的安全性、可靠性、耐久性,开展关键材料环境损伤行为的规律和机理研究,评价结构的长期服役寿命是工程化应用的重要环节,能够获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在表征材料和构件表面的微观局部化特征、微区局部应力和电化学等方面基础上,研究材料与环境在应力下的力学-化学交互作用机制,科学地提出从材料生产到结构失效整个流程中导致失效的关键因素。通过材料成分调控、工艺优化、服役环境控制等诸多方面提高材料服役的安全性。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材料腐蚀与防护中心(以下简称“腐蚀中心”)下设腐蚀基础与前沿、自然环境腐蚀(国家野外站)和腐蚀控制技术与工程3个研究部。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