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化学工程 >>> 化学分离工程 >>> 蒸馏 吸收 萃取 吸附与离子交换 膜分离 蒸发与结晶 干燥 化学分离工程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06-120 共查到化学分离工程 分离相关记录427条 . 查询时间(0.129 秒)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郭志光、中科院院士刘维民编著的《仿生油水分离工程材料》一书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中科院院士、吉林大学任露泉为该书作序。《仿生油水分离工程材料》共八章,第一章对油水体系进行了概述,归纳了仿生油水分离材料的基本研究思路及方法;第二章从自然界生物获取灵感,阐述了一系列具有特殊润湿性的生物表面,为后续构筑油水分离工程材料提供灵感和思路;第三章对固体浸润性的基本理论...
分离技术是水处理领域最为常用的技术之一,作为一类新型的高性能膜材料,二维分离膜层间距的精确调控是提高其水通量与截留效率的关键,而插层法是最为有效的调控方法。迄今,高性能纳米级插层剂的开发与应用仍是巨大的挑战,目前最为常用的硬物质插层剂(如碳纳米管、TiO2和SiO2纳米颗粒等)分散性较差,且易破坏二维膜的有序层状结构,造成亚纳米尺寸离子的快速穿透;一些小分子插层剂如乙二胺或金属离子易与膜层形成强...
共价有机框架(Covalent Organic Frameworks, COFs)材料是一类具有二维或三维延伸结构、周期性和结晶性的多孔有机聚合物,其结构单元通过强共价键连接。因其结构的多样性、永久的多孔性和优异的稳定性,这类材料在能源、催化、分离等领域均有着重要的应用前景。99Tc是一种半衰期长、毒性大的放射性核素,在水溶液中以TcO4−形式存在。在乏燃料后处理和核环境修复等领域,设...
2020年6月18日,由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山东省舜天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和郑州中科新兴产业技术研究院合作完成的“离子液体法三聚氰胺尾气分离回收氨新技术”项目,顺利通过了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该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创新性强,居国际领先水平,市场需求和应用前景广阔。我国三聚氰胺年产能约180万吨,占全球产能的60%以上,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广泛用于生产隔热...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江凌团队、南开大学研究员李兰冬团队和曼彻斯特大学教授杨四海团队合作,利用自主研制的红外光解离实验装置,成功表征了关键反应中间体,揭示了镍负载八面沸石催化剂对炔烃/烯烃化学选择性吸附分离的深层次机制。日前,相关成果发表于《科学》。
南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和英国曼彻斯特大学、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以及英国卢瑟福·阿普尔顿实验室、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等科研机构合作,在气体吸附分离领域取得重要研究进展,相关成果“分子筛孔道内调控实现化学选择性炔烃/烯烃分离”于5月29日发表于《科学》(Science)杂志。南开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南开大学李兰冬研究员、曼彻斯特大学杨四海博士为共同通讯作者。
近日,我校分离膜与膜过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何本桥教授课题组成功制得超薄且致密PA分离层,为高渗透选择性纳滤膜的制备提供了简易可行的新途径。
浙江科技学院2020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加试生物分离工程考试大纲。
2019年7月10至12日,由中国化工学会化学工程专业委员会及韩国化学工程师协会联合主办、西安交通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承办的第九届国际分离科学与技术学术会议(The 9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epar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CSST2019)在西安召开。来自韩国、新加坡、英国、意大利、中国香港40余所高校及研究机构的约...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学院光寿红教授课题组与许超教授课题组以及生物物理所董梦秋教授课题组合作在《Cell Reports》上在线发表了题为“Functional proteomics identifies a PICS complex required for piRNA maturation and chromosome segregation”的研究论文,发现了在秀丽隐杆线虫中对piRNA...
近日,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定量生物学中心/北大-清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来鲁华教授课题组与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北大-清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瞿礼嘉教授课题组、北京大学定量生物学中心/北大-清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齐志研究员课题组合作,揭示了转录抑制子与DNA形成液液相分离的新机制。作为遗传信息的载体,DNA在细胞中被紧密组装在不同的染色质结构域中,而如何调控这些染色质结构域的组装,从而控制基因的转录...
华南理工大学化工设计课件第四章 分离过程分析。
针对盐湖卤水以及其他含锂溶液的资源和环境特点,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李丽娟研究团队和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袁承业团队长期深入合作,从事盐湖锂资源高效分离提取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设计合成了系列新型高效绿色分离锂的萃取剂和萃取体系,完善了锂萃取基础理论,为工艺优化与设备结构设计奠定了基础,申请和授权发明专利25项,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高效实现二氧化碳的分离与捕集,对于减缓工业生产中温室气体的排放意义重大。近日,天津大学教授王志团队、迈克尔·盖佛教授团队与天津工业大学教授仲崇立团队合作,首次构筑了金属诱导有序微孔聚合物,用于二氧化碳和氮气的高效分离。同时实现了多孔材料膜的超薄、大面积制备,有助于推动气体膜分离技术在烟道气二氧化碳捕集领域的大规模应用。相关成果于近日发表在《自然—材料》上。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