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动力与电气工程 >>> 工程热物理 热工学 动力机械工程 电气工程 动力与电气工程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动力与电气工程 动力工程系相关记录140条 . 查询时间(0.21 秒)
胥蕊娜,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主要围绕非常规能源资源(页岩气、页岩油、深层增强型地热系统、超稠油热采)开采技术、CO2地质封存与利用技术(CO2强化页岩油气开采、CO2增强型地热系统、CO2超稠油热采)以及航空航天热防护领域所涉及到的热物理现象及相关的基础理论与技术开展科学研究。研究概况:主要从事工程热物理领域中微/纳多孔结构及超临界压力条件下流动与热质传递理论及应用研究。研究关注深入认识微...
杨震,副教授,任职于清华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系。研究领域:流体热物理性质、相变传热、太阳能光热发电、智慧能源系统研究概况。在研科研项目:非共沸工质薄液膜相变传热特性与机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主持);中低温热能高效利用非共沸工质朗肯循环基础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参加);煤气化重型燃机联合循环全工况性能分析与设计基础(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重大专项项目,参加);非共沸工质微结构强化表面沸...
祝银海,副教授,任职于清华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系。研究领域:主要研究领域为低品位热能和余热利用与转化、空天动力热防护技术,研究内容有:包括跨临界CO2制冷、余热利用制冷、燃料电池水热氢管理、超临界CO2布雷顿发电系统、超声速气膜冷却技术、超临界碳氢燃料再生冷却等。学术兼职: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热力学与能源利用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中国制冷空调专业产学研论坛组织委员会委员、秘书长(第四届);中国航天第三专...
曹海山,副研究员,任职于清华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系。研究领域:微型低温制冷,涉及节流制冷、吸附制冷、热电制冷等;无定形冰,涉及生物材料低温保存、冰胶电子束光刻等。研究概况: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低温固体表面亚稳态无定形冰膜的形成与延寿机制(52076115) 2021~2024 (项目负责人)。
王超,助理研究员,任职于清华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系。研究领域:极端条件(高温高压、大热流、极大超重力旋转、真空等)下的传热传质机理与规律;空天高速飞行器热防护与热利用技术;超临界压力流体高功率密度传热装置设计与热力测试技术;飞机结冰与防/除冰技术等。研究概况:作为负责人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清华大学山西清洁能源创新种子基金项目、超重力旋转流动传热...
戴晓业,助理研究员,任职于清华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系。研究方向包括:分布式系统、有机朗肯循环等能源系统的优化和㶲分析方法;能源系统中环保制冷剂和有机工质的筛选设计;有机工质的热稳定性和制冷剂的高效降解方法研究等。目前已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基金一等资助项目,以及多项企业单位项目;作为研究骨干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点研发项目等。
能源与动力工程系的前身是清华大学1932年设立的机械工程学系原动力工程组,1952年成立动力机械系,1978年改名为热能工程系,2017年更名为能源与动力工程系。能源与动力工程系下设“热能工程”、“工程热物理”、“燃气轮机”、“热能动力仿真与控制”和“流体机械及工程”5个研究所。“清华大学燃烧能源中心”挂靠我系。能源与动力工程系设有“能源与动力工程”本科专业和“动力工程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下设...
空化是指液体中由于压力降低造成的蒸汽泡(空化泡)剧烈生长和溃灭的物理过程。液体含有颗粒时的空化现象常发生在超声清洗、空化碎石、含沙水中的流体机械高速运行等应用领域,其间瞬态产生的空化泡与水中的或壁面附着的颗粒间的相互作用甚为重要。此前国内外研究中,空化泡产生阶段与颗粒的相互影响常被忽略,相关研究较为缺乏。2022年1月26日,国际顶级物理期刊《物理评论快报》(Physical Review Let...
近日,景德镇陶瓷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系汤永智博士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国际TOP期刊Energy上发表了题为“Study on evolution laws of two-phase choking flow and entrainment performance of steam ejector oriented towards MED-TVC desalination system”...
教育背景:1991年9月–1995年7月 东南大学 动力工程系 学士;1995年9月–2000年3月 东南大学 动力工程系 博士。
教育背景:1985.09-1990.07 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工学学士;1990.09-1993.03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工学硕士;1999.09-2002.06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工学博士。
教育背景:2008-2013年 美国康奈尔大学机械与航天工程系,博士;2008-2010年 美国康奈尔大学机械与航天工程系,硕士;2005-2007年 台湾大学化学工程学系,硕士;2001-2005年 台湾大学化学工程学系,学士。
教育背景:09/2007-01/2013 美国斯坦福大学机械工程系 / 电子工程系博士;08/2005-07/2007 清华大学精密仪器与机械学系光学工程专业硕士;09/2003-07/2005 法国巴黎中央理工大学工程师学位(Dipl?med’Ingénieur);09/2001-07/2005 清华大学精密仪器与机械学系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学士。
教育背景:9/2001-6/2006 厦门大学化学系,博士;9/1997-7/2001 厦门大学化学系,学士。
教育背景:2003-2006年 香港中文大学物理系,博士。2001-2003年 香港中文大学物理系,硕士。2000-2001年 兰州大学,硕士研究生。1996-2000年 兰州大学,学士。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