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兵器科学与技术 >>> 武器系统与运用工程 兵器发射理论与技术 火炮、自动武器与弹药工程 军事化学与烟火技术
搜索结果: 1-5 共查到兵器科学与技术 59-1式相关记录5条 . 查询时间(0.067 秒)
59-1式130毫米加农炮是59式130毫米加农炮的改进型,1970年定型,大量装备部队,是目前我军的主力加农炮。该炮采用60式122毫米加农炮的炮架;炮闩改为半自动立楔式;反后坐装置由上下配置改为在炮身上方左右配置;摇架由框式改为筒式;增加射击支承座盘,将多孔式炮口制退器改为双室冲击式炮口制退器;增加架尾滚轮;取消炮身推拉器和行军时的前车。该炮采用药筒分装式炮弹,配有杀伤爆破榴弹、杀爆燃榴弹、A...
该炮是在59-1式130毫米加农炮的炮架前加装辅助推进装置组成,主要供外贸出口用。 该辅助推进装置主要由一个中等功率的发动机和液压传动系统组成。它具有传动效率高、重量轻、体积小、运转可靠、操作维修方便、适用于多种重型火炮等特点。
如果说59-2的最大亮点是依靠引进的新型火炮技术、跳频电台和高灵敏度的全自动灭火抑爆系统这三项技术使老式的59坦克战技性能得到大幅度提升的话,那么59-2A则主要是依靠我国自己的技术使老装备重新焕发出青春活力的。
在紧锣密鼓地改进59-1坦克和研制我国第二代主战坦克的同时,决策部门决定继续采用新技术改造现役老式坦克,以延长其服役期。为此,相关部门于1979年开始进行相应技术准备,并决定采用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结合国内成熟的科研成果,再度改进59式中型坦克。1980年,开始进行改进设计,改进后的坦克称为59-2式中型坦克,产品代号为WZl20B。其改进的重点是火炮、电台和灭火抑爆系统,以使其在火力、通信和对二...
对越自卫还击作战后,针对59式中型坦克在作战中暴露出来的火控系统落后、防护能力弱等缺陷,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我国决定对59式中型坦克进行第一轮改进。1979年,开始进行改进设计,产品代号为WZ120A。改进方案被批准后,随即投入了试制和改进后的战术技术性能试验。1984年,59式改进型中型坦克通过了定型试验并正式定型,命名为“59-1式中型坦克”。59-1式中型坦克,是我国自行生产59式中型坦克以...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