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材料科学 >>> 材料科学基础学科 >>> 材料力学 相图与相变 材料的组织、结构、缺陷与性能 金属学 陶瓷学 高分子材料学 材料科学基础学科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材料科学基础学科 Science相关记录91条 . 查询时间(0.331 秒)
作为自然界中最丰富的天然生物质材料,纳米纤维素具有力学、物理、化学和热学等多方面优异特性,丰富的氢键网络和非共价界面赋予其极大的可设计性,如何通过合理的微结构设计实现纳米纤维素序构材料兼顾优异力学和功能性是纤维素材料实际应用面临的重要挑战。自然界中,生物结构材料拥有优异的综合力学性能组合,这主要源于其精细的“材料基元+界面+序构”多层级架构,为人类设计和创制先进微纳结构材料提供了新思路。基于纳米纤...
The journal of Progress in Natural Science: Materials International sponsored and organized by both Chinese Materials Research Society (C-MRS) and International Union of Materials Research Societies (...
钙钛矿(CaTiO3),英文名Perovskite,最早由普鲁士矿物学家Gustav Rose在1839年发现,并以俄罗斯矿物学家Lev Alekseyevich von Perovsky的姓氏命名。进入20世纪中叶,越来越多晶体结构与CaTiO3相似的新材料被发现,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其晶体结构可以表示为ABX3,因此被称为钙钛矿材料。其中的铅卤钙钛矿材料展现出了独特的光电性能,吸引了大量学者研究,...
自然界的动植物出于捕食、避险等生命活动的需求,千万年来逐渐演变出丰富多彩的形态以及变化多端的形态转变。形变高分子水凝胶由于能在外界刺激下将外界能量转化为自身的机械能并产生大尺度的形态变化,因此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作为一种具有软、湿特性的新兴智能材料,由于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以及丰富的分子设计,被认为是实现仿生形变的理想材料。尽管经过多年的发展,形变高分子水凝胶的变形方式已经从单一的体积转...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彭志科教授课题组在Science Advances上发表题为“Liquid repellency enhancement through flexible microstructures”的论文,提出了蘑菇-弹簧构型柔性微纳表面结构,聚焦表面抗液防冰技术难题。我院博士后胡松涛和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博士后曹小宝为共同第一作者,彭志科教授和史熙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
为加强纳米材料科学学术交流,促进科技发展,2020年8月5日晚上,重庆大学主办的英文学术期刊《Nano Materials Science》(简称NMS)与纳米人路漫研究院联合推出“纳米材料科学论坛”第2期。由于疫情原因,本次论坛仍采用腾讯会议及直播方式举行,由香港城市大学副校长、NMS主编吕坚院士主持,NMS副主编、国家杰青、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刘畅研究员,NMS编委、美国康涅狄格大学化学和生物...
近日,我校材料学院Gerald Guerin教授报道了一种利用CDSA技术来制备2D和3D多圆环结构的方法,该文以“Formation of 2D and 3D multi-tori mesostructures via crystallization-driven self-assembly”为题发表在Science子刊Science Advances上,系统地描述了如何通过嵌段共聚物的CDSA...
近期,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王家成研究员与刘茜研究员、黄富强研究员合作,在材料科学类国际学术期刊《材料科学进展》(Progress in Materials Science)上发表了题为“多维度石墨烯结构及拓展:独特性质、制备和应用”的长篇综述文章(Multidimensional Graphene Structures and Beyond: Unique Properties, Synth...
近日,由重庆大学主办、教育部主管的Nano Materials Science(简称NMS)英文刊正式被世界开放存取期刊目录DOAJ收录。DOAJ由瑞典的隆德大学图书馆开发的开放存取期刊目录系统,该系统收录期刊的文章均经过严格的同行评议,学术质量和学术影响较高,收录了全球包括SCIE刊等1.4万余种期刊,且都能免费下载全文。此次入选DOAJ目录,表明NMS的学术质量和影响得到了充分认可。
2019年11月14日,国际著名期刊《Science》以“first release”形式刊发《超导-绝缘相变中的玻色金属态》(Intermediate bosonic metallic state in the superconductor-insulator transition),我校电子薄膜与集成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士生杨超(导师李言荣院士)为第一作者,熊杰教授为通讯作者,张万里教授、李言...
更加高效、节能、绿色、便携的制冷方式是人类不懈探索的方向。10月11日在线出版的《科学》(Science)杂志刊文,报道了中国南开大学与美国德克萨斯州立大学达拉斯分校的一支国际联合研究团队研获的一种柔性制冷新策略——“扭热制冷”。他们发现,改变纤维内部的捻度可以实现降温。由于制冷效率更高、体积更小且适用于天然橡胶、钓鱼线以及镍钛合金等多种普通材料,基于这种方法制成的“扭热冰箱”也变得前景可期。
化学化工学院功能团簇材料创新研究群体在碳纳米锥子的合成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Rational synthesis of an atomically precise carboncone under mild conditions”为题于2019年8月23日在线发表于Science Advances (Sci. Adv. 2019, 5, eaaw0982)。关于碳的存在形态,除了大家熟...
我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电子显微镜中心主任聂建峰与西安交通大学单智伟教授和美国内华达大学雷诺分校李斌教授合作,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Science》上发表研究论文,聂建峰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这是重庆大学首次作为通讯单位在《Science》上发表论文。
2019年6月14日,深圳大学材料学院饶峰教授在Science发表论文,题为Catching structural transitions in liquids.Raoet al.,Science364, 1032–1033(2019).论文链接:https://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364/6445/1032。相变随机动态存储器(Phase-change ...
近日,国际著名学术期刊《Composites Part A: Applied Science and Manufacturing》在线刊发了中国地质大学工程学院周克清副教授团队的研究成果——“In situ fabrication of molybdenum disulfide based nanohybrids for reducing fire hazards of epoxy”。该文第一作者...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