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材料科学 >>> 材料科学基础学科 材料表面与界面 材料失效与保护 材料检测与分杂技技术 材料实验 材料合成与加工工艺 金属材料 无机非金属材料 有机高分子材料 复合材料 材料科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5 共查到材料科学 CSP相关记录5条 . 查询时间(0.052 秒)
利用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技术和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对不同Ti和Mn含量的CSP工艺Ti微合金钢进行了显微组织分析与析出相特征观察. 结果表明: 与Ti和Mn含量较低的钢相比, Ti和Mn含量较高的钢中, 不仅小角度晶界分布比例较高, 同时颗粒尺寸在 10 nm以下的TiC粒子析出数量显著增加, 而较大尺寸的M3C相(Fe3C)析出数量却有所减少.此外, 强化机理分析表明, 细晶...
为了了解温度对SPA-H钢在生产线上形成反常红色锈层的影响,采用静态氧化实验的方法研究SPAH钢红色锈蚀现象。利用金相、扫描电镜和能谱等手段研究红色锈层的微观结构,利用有限元方法模拟CSP生产线上工件不同部位的温度分布状况。研究结果表明:生产线上形成红色锈层的部位在560 ℃左右停留的时间比较长,说明560 ℃是形成红色锈层的特征温度。
本文在经典形核和长大理论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适用于薄板坯连铸连轧(CSP)变形过程中NbC析出的动力学模型.该模型考虑了不同扩散速率原子的质量守恒、软撞击及毛细管效应,并假设碳化物主要在位错上析出,位错密度按照Atsuhiko模型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在不发生软化行为的情况下,按照某实际CSP生产线生产工艺六道次变形后,Fe-0.046Nb-0.053C%(质量分数)钢的平均位错密度为3×1013m...
生产统计表明:成分与Q195接近的CSP工艺低碳钢ZJ330其屈服强度成倍提高,可达到310-410 MPa,同时延伸率达到30%-45%.本文对CSP工艺生产的低碳钢板以及同一块钢坯经不同阶段轧制冷却后的试样进行了研究,应用TEM+XEDS技术在薄晶体和萃取复型试样中观察到沿晶界和亚晶界析出的许多细小氧化物和硫化物粒子.研究表明:纳米级氧化物与硫化物沉淀粒子可阻碍晶粒长大,而微量杂质元素在晶界偏...
文章摘要: 用金相显微镜、H-800透射电镜和正电子湮没方法分析了CSP热轧低碳钢板金相组织、析出物形貌、尺寸、分布及位错密度,结果表明:CSP工艺热轧低碳钢板的晶粒较为细小,约为5.3μm;当累积变形量较小、变形温度较高时,析出物主要在晶界上,数量少且比较粗大,其尺寸大多大于150 nm;在累积变形量较大、变形温度较低时,析出物主要在晶内,细小、弥散且数量...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