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索结果: 91-105 共查到相关记录1492条 . 查询时间(0.398 秒)
一种液流电池用一体化电解液储罐,所述一体化电解液储罐为中空容器,其内竖向设置有正负极隔板将储罐内分为互不连通的正极腔室和负极腔室两部分;沿任意水平面的正极腔室和负极腔室的横截面面积均相等;隔板上设有通孔。本发明可以使液流电池在运行过程中,时刻保持正、负极电解质溶液温度保持基本一致,降低了由于正、负极电解质溶液温度的差异对电池反应产生的影响,进而使电池反应更具同步性。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流电池用电极的处理方法,首先将碳毡或石墨毡电极完全浸渍于去离子水中0.5-3h,取出烘干;将电极放入管式炉内的恒温区加热,在惰性气体的保护下升温至反应温度700-900℃,然后采用鼓泡法于管式炉内通入水蒸气,恒温反应60-300min后停止通入水蒸气,在惰性气氛下冷却至室温。处理后增大了电极的电催化活性,改善了电极材料的亲水性,使得电极表面更易于接触电解液,增大了反应面积,进而增大...
本发明涉及电池制造及能量存储领域,具体为一种高浓度、稳定性好的全钒离子氧化还原液流电池(钒电池)电解液的制备方法,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钒电池电解液的浓度较低和稳定性较差等问题。以硫酸氧钒、有机酸和水为原料,硫酸氧钒在电解液中的浓度为3mol/L,有机酸在电解液中的浓度为0.5mol/L~3.5mol/L;其中,有机酸作为支持电解质,提供H+,水作为溶剂。该发明工艺方法简单、操作容易、原料易得,可以...
本发明涉及一种镁合金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试样制备方法及其专用电解液,属于镁合金的电解工艺领域,主要应用于制备高质量的EBSD试样。该方法包括:(1)电解液配制,将高氯酸和酒精按1∶9的体积比例放入烧杯中并搅拌,电解液最小体积能满足电解试样能全部浸入即可;(2)试样涂覆,将试样不需要电解的部位用涂覆液覆盖,试样与阳极相连接的部位避免覆盖;(3)电解,将液氮倒入盛有电解液的烧杯中,直到电解液的温...
本发明涉及船用铝合金装饰与防护涂层领域,具体为一种船用铝合金新型无铬无磷纳米级化学转化液和在化学转化膜中的应用。所述无铬无磷化学转化液可由钛盐、锆盐、硅化合物、加速剂、pH调整剂、表面活性剂等组成,无铬无磷纳米级化学转化膜的成膜工艺步骤为:脱脂→水洗→酸蚀→水洗→化学转化→水洗→干燥,无铬无磷化学转化膜由纳米级氧化钛、氧化锆、氧化铝等复合氧化物组成,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和有机涂层附着力,可用作船用铝...
能量型锂金属电池作为下一代电化学储能技术,是电动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发展的基础。然而,在构建高比能锂金属电池的条件(如欠锂、低电解液用量等)下,锂枝晶不可控生长和中间产物穿梭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其产业化进程。与其他策略相比,隔膜的表界面调控可耦合正、负极界面问题的解决方案,且具有不易增加电池体积和质量等优点,已成为建立高比能锂金属电池的有效方法,也是高性能锂电池隔膜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
一种碱性锌钒液流电池,包括依次设置的正极、正极电解液腔、隔膜、负极电解液腔、负极,正极电解液腔中充装有含四价钒的碱溶液作为正极电解液,负极电解液腔中充装有碱性锌酸盐溶液作为负极电解液。该电池由于正负极电解液均采用碱性溶液,克服了传统锌钒液流电池两侧电解液pH值不同导致的循环性能较差的缺点。
本发明涉及一种交联型聚苯并咪唑多孔分离膜在液流电池中的应用,所述多孔分离膜材料为交联型聚苯并咪唑高分子材料。本发明制备的多孔膜应用在液流电池中,采用交联的方法,通过控制交联的反应,提高膜材料氧化稳定性性能和离子选择性,可实现离子交换膜在液流电池中的功能,同时有效解决了多孔隔膜的容量衰减问题;本发明制备的复合膜通过改变聚合物和交联剂的种类进一步调控多孔膜的孔径,有效地提高多孔膜的离子选择性和离子选择...
本发明涉及电池制造及能量存储领域,具体为一种全钒液流电池用离子液体增强膜及其制备方法,解决现有全氟类、部分氟化类及非氟类钒电池用隔膜阻钒性能低,影响钒电池的电池性能等问题。全钒液流电池用离子液体增强膜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为:成膜基体高分子材料80-99,离子液体1-20,以上各组分重量之和满足100。将成膜基体高分子材料溶于有机溶剂中,然后将离子液体通过搅拌、超声的方式制分散于成膜基体溶液中,通过溶...
本发明涉及船用铝合金装饰与防护涂层领域,具体为一种船用铝合金环保型抗划伤、耐指纹无铬化学转化液及其在化学转化膜中的应用。该化学转化液包含钛盐、锆盐、硅化合物、加速剂、表面活性剂,其余为水;其中:钛盐在无铬化学转化液中的浓度范围为0.02~10g/L,锆盐在无铬化学转化液中的浓度范围为0.1~10g/L,硅化合物在无铬化学转化液中的浓度范围为2~25g/L,加速剂在无铬化学转化液中的浓度范围为0.5...
本发明涉及带有全钒液流电池的风光储微网系统,包括微网控制系统以及,与其连接的发电系统、储能系统、公共电网、负载;所述微网控制系统包括风光储控制器以及,与其连接的并网控制器和离网控制器;所述风光储控制器与发电系统的太阳能光伏系统、风力发电机组连接。本发明利用全钒液流电池的独特优点,整合分布式发电的优势,削弱分布式发电对电网的冲击和负面影响,最大限度发挥分布式发电的技术经济性,大大提高了微网系统运行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全钒液流电池不锈钢双极板表面耐蚀、导电的碳化铬/石墨复合涂层。该复合涂层是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方法制备,气相沉积气氛为乙炔-氢气混合气或甲烷-氢气混合气,反应温度为800-9500C。在气相沉积该复合涂层前,需先在不锈钢表面制备富铬层。富铬层的制备可采取电镀、物理气相沉积、固态粉末渗等方法。同时,在该富铬层表面沉积Ni催化层有助于石墨层的沉积,并能抑制不锈钢的氧化。本发明的特点是利用了...
本发明涉及铝合金表面处理领域,具体为一种铝合金无硅高效脱脂液及其制备方法,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铝合金脱脂剂因硅酸盐易形成胶体附着于基体表面并难以去除的问题。所述无硅高效脱脂液包含碱金属氢氧化物、磷酸盐、缓冲剂、腐蚀抑制剂及表面活性剂等,但不包含硅酸盐,其余为水。pH值为10~12,工作温度为40~60℃,其中碱金属氢氧化物含量为1~10g/L,磷酸盐含量为8~30g/L,缓冲剂含量为5~20g/L,...
本发明涉及电池制造及能量存储领域,具体为一种制备全钒液流电池用电极材料的方法。首先配制实验所需的复合纺丝液,然后将具有电极催化性的碳纳米管,氧化石墨,过渡金属氧化物或是过渡金属的硝酸盐或卤化盐等与复合纺丝液混合均匀,通过静电纺丝的方法,制备出所需要的原电极材料,后利用真空/气氛炉对电极材料前驱体进行预氧化(温度200-500℃),在惰性气氛中碳化(温度800-1500℃),得到所需要的电极材料。对...
本发明涉及一种钒电池正极电解液浓度的紫外定量测定方法及其应用,通过对V(IV)钒化合物酸性溶液做全谱扫描,确定其特征吸收峰并绘制标准曲线,以测定钒电池正极电解液中V(IV)的浓度;再通过向V(V)钒化合物酸性溶液中加入过量还原剂,对反应产物做全谱扫描,确定其特征吸收峰并绘制标准曲线,以测定钒电池正极电解液中总钒浓度,扣除V(IV)的浓度,即得V(V)浓度。还原剂能将V(V)全部还原为V(IV),而...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