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索结果: 46-60 共查到相关记录368条 . 查询时间(0.262 秒)
生草覆盖通过增加地表植被来调控果园生态系统功能,在调节土壤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然而,当前对果园生草覆盖下土壤酶活性的变化及其驱动因素的认识尚不清晰,特别是针对不同土层和生草年限的研究。鉴于此,中国林科院森环森保所气候变化与生态系统管理学科组分析了三峡库区秭归县柑橘园生草8年、生草4年和清耕3种管理模式下不同土层胞外酶活性及其主要驱动因子。
轻质烷烃等惰性C−H键的活化转化对高附加值精细化学品的高效低耗合成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现代合成化学领域重要的挑战之一。大连理工大学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段春迎教授团队的赵亮副教授提出将天然酶高活性催化中心引入光功能金属-有机框架(MOFs)材料(Angew. Chem. Int. Ed., 2022, 61, e202114490),结合酶催化的高活性以及MOFs材料的非均相催化特性...
卵清蛋白(OVA)是蛋清中的主要蛋白质,它也是鸡蛋中主要的食物过敏原。食用后可表现为湿疹、荨麻疹、呕吐、腹泻、腹痛、咳嗽、喘息等症状。论文成果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下,借助高分辨率质谱和酶联免疫技术方法,研究辐照诱导卵清蛋白糖基化反应及降低其致敏性的内在机制,相关研究成果可为低致敏性产品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埃博拉病毒是世界上最高级别的致命病毒之一。埃博拉病毒聚合酶负责病毒基因组复制过程,且具有较高保守性,是研发广谱性药物的重要靶标。由于分子量大、不稳定、易降解等原因,埃博拉病毒聚合酶三维结构的解析是世界性难题,严重限制了靶向聚合酶的药物开发。
在RNA上存在多种修饰,其中腺嘌呤N6位甲基化(m6A)修饰是哺乳动物中丰度最高、分布最广的RNA修饰。研究发现m6A修饰在mRNA的编码区和3’ -UTR区域富集,参与多种生理及病理过程的调控。RNA的m6A修饰依赖由多个蛋白成员组成的m6A甲基化酶完全复合物(Holo-complex),其中由MT-A70家族蛋白METTL3和METTL14形成异源二聚体组成的催化亚基被称作m6A-METTL复...
2022年9月21日,化学与化工学院钟芳锐、吴钰周教授团队与西北大学陈希教授合作的论文Enantioselective [2+2]-cycloadditions with triplet photoenzymes在《Nature》刊发。吴钰周、钟芳锐和陈希为本文的共同通讯作者,化学与化工学院博士生孙宁宁和黄建建为本文的共同第一作者,华中科技大学为该论文的第一作者单位。
2022年9月20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部周丛照教授和陈宇星教授课题组,利用单颗粒冷冻电镜技术解析了蓝藻光合固碳关键酶——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加氧酶(RuBisCO)同时结合两个分子伴侣Raf1和RbcX 的三维结构。基于结构分析和一系列生化实验,揭示了这两个分子伴侣协同调控蓝藻RuBisCO组装和成熟的分子机理。相关研究成果以“Structural insights int...
2022年8月17日,国际学术期刊iScience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陈勇研究组的研究成果:“DPY30 acts as an ASH2L-specific stabilizer to stimulate the enzyme activity of MLL family methyltransferases on different subs...
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王斌举教授课题组受邀在Acc. Chem. Res.发表题为“How Do Metalloproteins Tame the Fenton Reaction and Utilize •OH Radicals in Constructive Manners?”的论文 (DOI: 10.1021/acs.accounts.2c00304)。该论文系统介绍了课题组在金属酶...
纳米酶是一类蕴含酶学特性的纳米材料,能够在生理或极端条件下催化酶的底物,具有类似于天然酶的酶促反应动力学,并且可以作为酶的替代品用于人类健康。自从2007年首次报道以来,全球已经有55个国家的420个研究单位陆续报道了近1200种不同纳米材料的纳米酶,其催化类型涵盖了氧化还原酶、水解酶、裂合酶和异构酶等。经过十几年发展,随着对纳米酶催化机制和构-效关系的深入研究,纳米酶逐渐从随机合成演变为理性设计...
电催化CO2还原反应(eCO2RR)是缓解环境问题、优化高附加值化学品生产以及助力可再生能源储存的可行技术,可以说是”一石三鸟”。因此,如何设计和构建出能在工业水平运行的高效电催化剂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具有π共轭的金属大环分子(如酞菁和卟啉)可以有效地以单分子形式锚定在sp2型碳材料上形成单分子异质结(SMH)电催化剂,其对eCO2RR展现出良好的催化活性。然而,已报道的此类催化材料主要聚焦于活性...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部周丛照教授和陈宇星教授课题组,利用单颗粒冷冻电镜技术解析了人类磷脂翻转酶ATP8B1-CDC50及其与生理底物磷脂酰丝氨酸复合物的三维结构,并借助一系列生化实验阐明了ATP8B1的底物特异性及其活性调控的分子机制。相关研究成果以“Structural insights into the activation of autoinhibited human lipid ...
以具有类过氧化物酶性质的PtNPs@Mn-MOF纳米复合材料作为电极基底,采用丝网印刷电极构建了一种无标记型电化学适体传感器,用于赭曲霉毒素(OTA)的检测.利用PtNPs@Mn-MOF的模拟酶特性,将其作为电极基底用于捕获OTA适体链,同时催化H2O2还原产生电流响应信号.OTA的引入会减少纳米酶的催化活性位点,从而导致电流信号降低.在0.01~300ng/mL范围内,随着OTA浓度的增加,电流...
酶与底物的结合往往伴随着诱导契合的构象变化,以更好地实现其键合口袋中底物与催化活性中心的预安置与活化。化学家运用配位自组装策略已经成功构筑了大量的具有空腔结构的分子笼型人工模拟酶体系。然而,现有的分子笼体系往往只具有刚性的固定空腔,造成其对底物的键合能力较差或者面临严重的产物抑制等问题,难以实现高效仿酶催化功能。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