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化学工程 >>> 化学工程基础学科 化工测量技术与仪器仪表 化工传递过程 化学分离工程 化学反应工程 化工系统工程 化工机械与设备 无机化学工程 有机化学工程 电化学工程 高聚物工程 煤化学工程 精细化学工程 造纸技术 毛皮与制革工程 制药工程 生物化学工程 化学工程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46-60 共查到化学工程 协同相关记录98条 . 查询时间(0.26 秒)
以改善当前木质素催化降解存在的降解产物可控性较差、小分子化合物总收率较低、均一化程度不足、难以进一步开发利用等问题为目标,采用过渡金属硫酸盐NiSO4·6H2O协同Pd/C催化降解玉米芯酶解木质素,考察了过渡金属离子、反应温度、反应时间、NiSO4·6H2O与Pd/C协同作用等对木质素降解率的影响,并分析了降解产物的分布和催化作用机理。结果表明,NiSO4·6H2O可有效提高Pd/C对木质素的催化...
双金属催化剂由于其协同效应,相比单金属组分催化剂,表现出优异的催化反应性能,因此双金属催化剂一直是多相催化领域的研究热点。通常认为双金属组分的距离应该是越近越好。近年来的研究却表明,多功能位点之间的间距显著影响催化剂性能。然而,传统制备方法很难实现对催化剂微观结构的精准调控,难以将双金属组分进行空间分离并对其间距进行调控,阻碍了建立直观可靠的构效关系及活性位点的辨认。
尹诗斌,教授,男,博士生导师,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化学工程, 研究方向:燃料电池、锂/铝离子电池、超级电容器、催化制氢等新能源材料,2015年6月作为广西大学高层次引进人才(学术带头人)正式入职于广西大学可再生能源材料协同创新中心。2011年2月至2015年10月,在中国矿业大学低碳能源研究院工作,副研究员,遴选为中国矿业大学第九批青年骨干教师;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在南非西开普大学...
为促进全国各高校之间优秀大学生的交流与沟通,增进优秀大学生对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的了解,激发优秀学子的科研兴趣,并为他们提供继续深造的交流平台与沟通机会,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启动“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暨能源材料化学协同创新中心(厦门)2017年全国优秀大学生暑期夏令营”活动(以下简称夏令营)。此次夏令营将于7月14-18日在厦门大学进行,现面向全国高校拟招收不少于150名大学生营员,具体人数视情况...
“太原理工大学煤化工一碳反应催化剂分子设计和工艺优化协同创新中心”挂牌以来,举办了系列学术活动。我校煤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化工学院、材料学院、物电学院及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山西大学等单位的300余人次师生参加了学术活动。5月4日,邀请山西大学李思殿教授作了题为《硼化学新进展–硼球烯、硼墨烯、金属硼纳米管及其金属掺杂纳米材料研究》的报告。李思殿教授介绍了硼球烯、硼墨烯以及金属及掺杂硼纳米...
同济大学电池技术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协同创新论坛在嘉定校区举办。论坛以“提升动力电池关键技术,促进新能源汽车协同创新”为主题,汇集从电池到整车,从充电设施建设运营到智慧出行、绿色物流等政产学研用各界80多家单位160余人,深度探讨了电池关键技术,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协同发展与共建生态等问题。为期一天的论坛内容丰富,与会代表在开幕式前参观了新建成启用的车用新能源研究院动力电池实验室,两场专题报告涵盖电池材...
纳米TiO2是一种典型的n型半导体材料,由于其本征态表面缺乏与目标分子相互作用的活性位点以及较差的导电性,从而表现出较差的电化学活性。近期,在前期晶面电分析化学研究的基础上,智能所黄行九课题组通过在TiO2表面掺杂氧空穴,发现了二氧化钛单晶纳米片(001)晶面上氧空穴协同的电化学催化行为,且该二氧化钛单晶纳米片(001)在重金属离子的检测过程中表现出较高的电化学检测活性;同时,课题组借助于XAFS...
近日,第十八届中国科协年会在陕西西安举行。本届年会由“会、展、赛”三项主体活动、科普活动及专项活动组成。由浙江工业大学牵头的浙江省膜分离与水处理协同创新中心湖州研究院引进的浙江省“千人计划”专家——张是求博士负责的“PTFE高效膜蒸馏技术组合工程化应用”项目获得第十八届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大赛金奖。
室内装修材料释放的甲醛、苯系物等挥发性有机物(VOCs),汽车排放的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等会引起严重的空气污染。光催化技术可用于净化气相污染物,且具有无二次污染、可持续利用等特点受到广泛关注。然而,经过多年研究,光催化技术离实际应用仍有较大差距。大部分光催化剂仅能吸收紫外及少部分可见光,且量子效率较低,太阳光能量中约48 %的红外光不能用于激发光催化材料,仅转换为热量、提升环境温度。
近日,浙江工业大学长三角绿色制药协同创新中心发文聘任了第三批创新团队。经各团队申报、单位推荐、中心创新团队交流答辩、中心人才评聘工作小组评审,决定聘任“手性药物开发及天然药物合成研究创新团队”等13个团队为浙江工业大学长三角绿色制药协同创新中心第三批创新团队。此前,浙江工业大学长三角绿色制药协同创新中心举行了第三批创新团队答辩交流会。会上,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了中心相关的扶持、激励政策。来自浙江工业...
制备了纳米级V2O5-WO3/TiO2脱硝催化剂,采用浸渍法模拟催化剂NaCl中毒,吸附法模拟单质汞Hg0作用于催化剂,运用X射线衍射分析(XRD)、扫描电镜(SEM)、比表面积分析(BET)、NH3程序升温脱附(NH3-TP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FT-IR)等技术表征分析了NaCl和Hg0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同时,结合已有的研究分析,提出两者对催化剂的作用机理。实验结果表明,NaCl的添...
2015年4月24日,长三角绿色制药协同创新中心杭州研究院合作共建签约仪式暨第一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在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浙江工业大学副校长肖刚出席会议并代表学校在仪式上签字。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邵立春、开发区党工委组织部副部长、人才办主任李军民、开发区经济发展局副局长汤丽玉,浙江工业大学科研院、浙江工业大学工研院、长三角绿色制药协同创新中心负责人及开发区有关职能部门负责...
2015年4月24日,煤基能源化工协同创新中心科技委员会会议在华东理工大学举行。协同创新中心科技委主任谢克昌院士主持会议,华东理工大学副校长、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涂善东教授向委员会汇报了中心的成立背景、基本情况及2014年建设运行情况、取得的重要进展、下一步改革创新目标,参会专家对此进行了充分讨论并形成会议纪要。
2014年10月10日,浙江工业大学膜分离与水处理协同创新中心成立暨第一次理事会召开,副校长肖刚、海洋学院院长高从堦院士出席会议。杭州水处理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浙江大学、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所、湖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国舟山海洋科学城、巨化集团、浙江水美环保工程公司、农夫山泉公司、娃哈哈企业研究院、浙江开创环保科技、浙江海牛环境科技、杭州蓝然环境技术等多家协同共建单位负责人及浙江工业大学相关学院、职能部...
采用典型方法制备了不同Fe、Mn、K比例的铁基催化剂,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N2吸附/脱附、扫描电镜、拉曼光谱、H2-TPR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催化剂对CO加氢制低碳烯烃反应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Mn能有效促进活性相分散,抑制碳链增长,但Fe-Mn强相互作用不能有效增加低碳烃烯/烷比,α-Fe2O3作为活性铁物种前驱体对烯烃生成反应更加有利。K通过减少Mn以氧化物形式出现,增加FeMn...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