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控制科学与技术 >>> 机器人控制 >>>
搜索结果: 151-165 共查到机器人控制 系统相关记录632条 . 查询时间(3.13 秒)
生物的诸多技能是在生物个体的生长发育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能否赋予机器人这样一种特性呢?为此,本文基于BP神经网络为机器人建立起一种类似生物的感觉运动系统,使机器人与外界环境之间交互作用,产生自主负趋光行为。实验结果表明机器人在建立的基于BP神经网络的人工感觉运动系统中,能够通过多次的学习,实现自主负趋光行为,并且产生的行为与由生物所产生的行为一致。Many skills of the na...
机器人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成立于2007年,是我国最早开展机器人技术研究的单位之一,其前身主体是1986年成立的哈尔滨工业大学机器人研究所。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即研制出我国第一台弧焊机器人和第一台点焊机器人。目前重点实验室设有国家“863计划”智能机器人机构网点开放实验室、国家“863计划”成果产业化基地、黑龙江省机器人技术重点实验室、黑龙江省机器人技术工程中心、中德空间机器人技术联合实验室...
针对非线性系统故障诊断难以解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扩展局部线性嵌入映射(Locally Linear Embedding,LLE)的故障诊断方法.通过引入切空间距离代替欧氏距离,可以更加科学的满足算法近邻点局部线性的要求,从而可以更好的保留原始数据的局部流形特征.另外,将故障状态与高维空间分布结合起来,通过确定数据点在空间超球内的分布完成故障的检测,在这个过程中将超球的确定与LLE算法中基于核函...
针对液压挖掘机的多变性、液压系统的高度非线性、整个控制系统存在大量的不确定量等问题,提出了 采用慎思和反应行为结合的复杂控制体系。以山地挖掘机为平台,根据项目的主要功能和技术指标,分析慎思和反 应行为结合情况下的复合控制体系,该控制体系通过以太网和CAN 总线实现信息实时交互。应用结果表明:该控制 系统能实现挖掘机的机器人化,并已成功应用于某预研项目。
侧线系统是水中动物特别是鱼类的重要感知系统,可以帮助动物有效感知周围的水动态环境信息。在水 中机器人,特别是仿生机器鱼上设计和安装人造侧线系统,是当前水中机器人研究的新方向和热点。概述了鱼类侧 线系统的结构特点和感知原理;介绍了人造侧线系统的实现原理和的实验研究状况;分析了人造侧线系统研究存在 的一些难点和问题,并对今后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为对空间机器人关键算法进行验证和评估,开发了一套一体化仿真系统。该系统基于模块化设计思想,由遥测遥控接口、轨迹规划与控制、系统动力学模型、系统3D几何模型、相机成像模型、图像处理与位姿测量、碰撞检测与安全预警等模块组成。其中,3D实体模型及仿真场景由OSG(Open Scene Graph)建立,各关键模块的算法采用C语言编程实现,可对空间机器人执行在轨任务的关键算法进行闭环验证。最后对两种典型工...
2013年5月28日,在德国机械设备制造联合会专业协会年度会议上,机器人与自动化协会主席、sortimat组装技术公司总裁Hans-DieterBraumtrog表示,机器人与自动化保障工业生产的未来。2012年,德国机器人与自动化系统(集成组装解决方案、机器人和机器视觉)销售额同比增长3%,创105亿欧元的最高记录,预计2013年也将实现3%的增幅,达到108亿欧元,出口比例不断提高,目前出口率...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