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光学工程 >>> 光电子技术 光信息技术 光学仪器及技术
搜索结果: 16-30 共查到光学工程 通讯相关记录58条 . 查询时间(0.053 秒)
2018年,南京大学张勇教授、肖敏教授、祝世宁院士领衔的科研团队,联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吴东教授,开发出飞秒激光擦除铁电畴技术,首次成功制备出三维铌酸锂(LiNbO3)非线性光子晶体(Nonlinear Photonic Crystal,简称 NPC)。近日,他们又在实验上演示了第一个三维NPC应用:三维非线性光束整形,其效率相较于传统的二维方案提升了两个数量级。相关工作以“Efficient no...
2019年9月11日,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李越副教授课题组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了题为“用于近零指数器件的介质集成光学掺杂”(Substrate-integrated photonic doping for near-zero-index devices)的研究论文,首次提出可与介质集成的光学掺杂方法,实现具有近零指数电磁特性的功能器件,为新型芯片集成电路...
2019年7月29日,《自然•通讯》 (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了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高等研究院兼职研究员丰敏课题组的最新研究成果。论文题为“Realizing nearly-free-electron like conduction band in a molecular film through mediating intermolecular va...
日前,西北工业大学柔性电子研究院(IFE)、柔性电子材料与器件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黄维院士团队与美国莱斯大学 (Rice University) László Kürti教授、新加坡国立大学(NUS)赵宇教授合作,在轴手性化合物研究领域取得了重大进展。轴手性是手性的一种特殊形式,广泛存在于具有生物活性和药理活性的化合物中。同时轴手性对于化合物的药理活性、代谢性质也有广泛的影响。因此,开发构建轴...
近期,我校物质科学与信息技术研究院电镜中心葛炳辉教授借助球差矫正电镜研究,与同济大学裴艳中教授,浙江大学朱铁军教授以及南方科大张文清教授等合作在热电材料研究领域取得系列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共同通讯作者分别发表在Cell的姊妹刊Joule以及能源与环境领域顶级刊物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影响因子30.067)上。在全球能源需求日益增大的时代背景下,热电材料作为一...
2019年4月30日,《自然•通讯》在线发表了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唐江教授、牛广达副研究员关于非铅钙钛矿X射线成像的研究成果,该论文题为“Heteroepitaxial passivation of Cs2AgBiBr6 wafers with suppressed ionic migration for X-ray imaging”。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博士后杨波、博士生潘伟程、巫皓...
2019年4月27日,《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了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唐江教授课题组关于手性杂化钙钛矿的研究成果,该论文题为《基于手性杂化钙钛矿的圆偏振光探测》(Circularly polarized light detection using chiral hybrid perovskite)。圆偏振光(CPL)探测在药物筛选、安全检测和量...
2019年2月20日,《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了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周印华教授课题组关于准二维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研究新成果,该论文题为《通过表面修饰空穴传输层调节准二维钙钛矿薄膜垂直相分布》(Tailoring vertical phase distribution of quasi-two-dimensional perovskite fi...
2019年3月11日,《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了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陈炜教授课题组的最新研究成果“化学惰性的铋界面层提升反式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稳定性“(A chemically inert bismuth interlayer enhances long-term stability of inverted perovskite solar cells,...
物理学院、南京微结构国家实验室、人工微结构科学与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的王晓勇教授、肖敏教授课题组在钙钛矿纳米晶的离子迁移特性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以“Phase Segregation Due to Ion Migration in All-Inorganic Mixed-Halide Perovskite Nanocrystals”为题,以南京大学为第一作者单位及第一通讯单位发表在2019年...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密西根学院教师但亚平主持申报的“室温通讯波段硅基激光器”项目获2019年度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研创新计划重大项目资助,项目执行期为5年,资助经费总额300万元。交大密西根学院万文杰教授与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周林杰教授为该项目的共同参与人。硅基光电子是下一代通信技术的关键技术,但该技术的发展受限于硅基室温通讯波段激光器的成功研制。由于硅是间接带隙半导体,并且硅的禁带宽度大于通讯波段...
2019年2月18日,《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刊发了光电信息学院李德慧教授课题组研究论文“Self-trapped state enabled filterless narrowband photodetections in 2D layered perovskite single crystals”。李德慧为文章通讯作者,光电信息学院博士生李俊泽为第一作者...
窄带光电探测器只对特定波段的光具有响应,这个特点使得窄带探测器具有颜色分辨的能力,在生物医学成像,机器视觉等领域都有着很好的应用前景。现阶段的窄带探测器一般需要昂贵的光学滤波片或者对材料进行特殊设计和加工,增加了制作成本和难度,这些都不利于窄带探测器的实际应用。因此研究一种廉价、结构简单和高效的窄带探测器有着重要意义。
近日,我校王宏志教授课题组在智能变色—致动一体化软体机器人领域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晶格收缩触发的协同电致变色致动器》(“Lattice-Contraction Triggered Synchronous Electrochromic Actuator”, DOI:10.1038/s41467-018-07241-7)为题发表于国际知名学术期刊《自然》(Nature)子刊《自然•...
日前,吉林大学超硬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邹勃教授、肖冠军副教授科研团队和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张立军教授科研团队在压力诱导钙钛矿料发光的研究方面取得突破,该成果以“Pressure-induced emission of cesium lead halide perovskite nanocrystals”为题,于10月29日在线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近年来,全无机铅卤钙...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