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材料科学 >>> 金属材料 >>> 黑色金属及其合金 有色金属及其合金 非晶、微晶金属材料 低维金属材料 特种功能金属材料 金属材料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91-105 共查到金属材料 镁相关记录264条 . 查询时间(0.209 秒)
2016年8月25-26日,镁合金腐蚀机理及高性能镁合金设计战略研讨会在上海举办,会议由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及西安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共同主办。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大学等22所大学、研究所和企业研究机构的50多位专家出席会议,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等7家企业20余位企业代表参加讨论交流。会议由上海交通大学材料学院副院长曾小勤教授主持。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杨柯团队利用镁铜合金在生理环境中降解形成的碱性环境以及持续释放镁和铜离子的特点,赋予了新型可降解镁铜合金抗菌、促成骨、促血管化等多重生物医学功能,并确保了其生物安全性和力学支撑作用。
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日前宣布,该机构开发出一种新的金属镁冶炼技术,可使金属镁的制备过程节省多达80%的能源,并减少多达60%的一氧化碳排放,有望使金属镁制造业重现活力。镁是一种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的轻金属,是航空工业的重要材料,可用于制造飞机机身、发动机零件等,但因为冶炼成本较高限制了应用范围。
经过中、美、日、德、英、法、俄、意、韩、澳等会员国的投票,日前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正式通知重庆大学潘复生教授担任ISO国际标准化组织镁及镁合金技术委员会主席,任期6年。这是国际组织对中国镁及镁合金行业地位的高度认可,也是对重庆大学在镁及镁合金领域学术水平和研发工作的高度肯定。
2016年1月8日,由中国材料研究学会镁合金分会主办,哈尔滨工程大学承办的第一届全国镁合金青年学术会议暨中国镁合金青年委员会成立大会在哈尔滨工程大学举行。
近日,南京理工大学三维原子探针专家沙刚教授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和莫纳什大学的科研团队合作,在攻克综合全面提高超轻镁锂合金的强度、韧性和耐蚀性这一挑战性难题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通过固溶,一系列挤压和轧制变形处理,有效地调控了Mg-Li合金体心立方基体中的溶质纳米结构及其成分,成功地制备出可在自然环境下快速形成致密表面保护膜的超轻、高比强度、高韧性和超耐腐蚀的镁合金。该研究成果,最近发表在Natu...
作为最轻的金属结构材料之一,镁合金在航空、汽车和国防等工业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潜力。然而,镁合金在室温下塑性变形能力较差,无论是位错机制,还是孪生机制,都难以满足其塑性加工的需求,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镁合金的应用和发展。
近日,重庆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依托重庆市科技攻关计划“汽车摩托车用高性能/低成本碱土耐热镁合金的开发及其成形关键技术研究”项目,研制出国内抗拉性能和高温蠕变性能领先的新型耐热镁合金,标志着该市在新型镁合金材料开发水平上取得新突破。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镁四元系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该电阻器是以锰、钴、镍、镁的氧化物为原料,采用氧化物固相法制备粉体材料,粉体经干燥、煅烧、预压成型、烧结、涂烧电极、环氧树脂封装后制成。该电阻器具有高B低阻、稳定性好、精度高的特点,适用于抑制浪涌电流及冰箱、空调等的温度测量、控制和线路补偿。
利用显微硬度点法结合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技术,跟踪研究了多向压缩路径下AZ31镁合金的变形行为.采用先沿板材横向(TD)压缩然后沿板材法向(ND)进行压缩的应变路径.结果表明,绝大多数晶粒TD压缩变形中主要以{1012}拉伸孪生为主,ND压缩变形过程中主要以退孪生为主,少数晶粒变形行为不同的原因是由于其初始取向偏离基面织构太大.在ND压缩变形中发生退孪生行为的晶粒内, 没有发现新的孪生变体出...
利用微细电火花不同工艺加工了稀土镁合金. 采用SEM和XPS分析了加工后稀土镁合金表面变质层形貌和成分, 采用纳米压痕仪分析了变质层的硬度, 采用动电位极化曲线评价了变质层的耐腐蚀性能. 结果表明, 变质层表面有微裂纹, 降低加工电压和电流可以减少微裂纹, 增大脉宽和脉间可以有效消除微裂纹; 在3种不同介质中加工得到的变质层表面均发生了氧化反应, 在去离子水中加工的变质层表面还发生了显著的电化学腐...
通过第一性原理方法, 计算了稀土镁合金的晶格常数、弹性模量、体模量、剪切模量、杨氏模量和各向异性参数等性能, 研究了稀土元素对镁合金的结构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 固溶体中固溶原子和溶剂原子之间的最近邻原子间距增大, 固溶体的体模量减小; 固溶原子的4f电子对固溶体的性能有较大的影响, Eu及Yb处出现的晶格常数和力学性能的反常来源于固溶原子的特殊的4f电子层结构; 方向性共价键是固溶体脆性...
针对模拟初始组织的变化, 对局域自由能密度函数的表达式进行了改进, 建立了纳米尺度下晶界作用域的取值模型,由此考察确定了各模拟参数物理意义的取值, 建立了纳米尺度模拟晶粒生长的相场模型.模拟研究了真实时空下多晶AZ31镁合金纳米晶粒生长过程, 与实验报道数据进行了比较,模拟结果与实验数据吻合较好; 还与常规微米尺度的晶粒生长模拟结果进行了对比,探讨了纳米尺度下微观组织的演变机制. 模拟结果显示: ...
对压铸AZ91D镁合金进行CO2激光局部重熔, 采用OM和SEM观察了母材预存气孔和重熔区气孔特征, 利用粒径分析软件Nano measure 1.2测量了气孔尺寸, 着重研究了重熔区气孔同母材气孔的关联性.结果表明: 压铸镁合金母材预存气孔在重熔过程表现出明显的遗传性; 重熔区出现的微观气孔具有近圆形截面, 内壁光滑, 是氢致气孔; 重熔区出现的宏观气孔呈蠕虫状, 内壁存在气体通道, 并具有明显...
采用挤压AZ31B镁合金薄壁圆筒试样, 分别进行了单轴和多轴加载下的对称应变控制疲劳实验,研究了不同加载路径对疲劳寿命的影响. 单轴加载包括对称拉压和扭转路径, 多轴加载包括45°比例加载和90°非比例加载路径. 结果表明, 在加载的等效应变幅值为0.3%-0.55%附近, 4种加载路径下的应变-寿命曲线均出现了不连续的拐点;比例加载路径在等效应变幅大于0.45%时疲劳寿命最高, 拉压路径在等效应...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