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材料科学 >>> 材料科学基础学科 材料表面与界面 材料失效与保护 材料检测与分杂技技术 材料实验 材料合成与加工工艺 金属材料 无机非金属材料 有机高分子材料 复合材料 材料科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31-45 共查到材料科学 Nature相关记录89条 . 查询时间(0.087 秒)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先进材料凝固实验室的胡侨丹研究员和李建国教授课题组在钛酸盐液-固转变形核路径的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polymorphic transition and nucleation pathway of barium dititanate (BaTi2O5) during crystallization from undercooled liquid”为...
近日,以我校为第一署名单位,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韩锡光副教授课题组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赵彦利教授课题组合作,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Double-shelled hollow rods assembled from nitrogen/sulfur-codopedcarbon coated indium oxide nanoparticles as excellent p...
近日,华南理工大学物理与光电学院人工微结构材料与器件团队在三维拓扑声子晶体方面取得重要进展:成功实现了具有节线构型的声子晶体,清晰地观测到声学节线体色散和相应的鼓膜表面态。声学节线拓扑材料的实现,有望促进拓扑物理在声学器件等领域的应用。研究论文“Nodal rings and drumhead surface states in phononic crystals”于4月16日在线发表在Natur...
近日,我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谭勇文教授团队在Nature子刊《Nature Communications》(IF: 12.353)发表题为“Single platinum atoms embedded in nanoporous cobalt selenide as electrocatalyst for accelerating hydrogen evolution reaction”的研究论文...
新材料是促进现代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助推器。为了加快新材料的发现,世界各科技强国纷纷启动了材料基因组计划。材料基因组计划成功的关键在于新材料的结构预测。长期以来,结构预测曾被认为是一个令人生畏的问题,但随着新计算工具的快速发展,使许多新材料和复杂材料的结构预测成为可能。日前,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学院、凝固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Artem R. Oganov教授科研团队在国际顶尖期刊《Nature Revi...
2019年3月20日,Nature在其官方网站发表了题目为“An eye on the prize”的文章对天津大学材料学院进行了报道。文章从材料学院的发展历史、学科方向、科研概况等方面对学院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对生物医用水凝胶、金属基复合材料、现代连接技术等科学研究方向以及师昌绪荣誉学位计划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2019年3月21日,《Nature》在其Spotlight栏目报道了北京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并对北理工在高熵合金为代表的毁伤与防护、含能、纳米新能源、二次电池、阻燃等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了介绍。北京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是我校“5+3”学科群中重点建设的学科之一,面向国家对新材料的重大需求,致力于发展在燃烧、爆炸、冲击、高温等条件下服役的新材料,以及二次电池、纳米新能源、光电等材料前沿...
2019年3月21日《自然》(Nature)正刊以“聚焦材料中国”为主题,专栏介绍了天津大学分子聚集态科学研究院的建立、研究特色及未来发展方向。文章中提到,当前科学研究日新月异,学科交叉不仅促进现有学科的发展,同时也孕育着新的学科生长点。天津大学分子聚集态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唐本忠教授坚守“聚集诱导发光”研究近20年,其团队在国际上率先提出“聚集诱导发光”(AIE)概念,颠覆了人们对发光分子“浓度猝...
如何寻找一种拓扑材料?以前,在各类材料库的大海里,一种“鱼竿”只能“钓”出一种拓扑材料,“愿者上钩”;现在,“一张大渔网”就可以一网打尽,效率大大提高。2月28日,国际学术期刊《自然》正刊以《利用对称性指标进行拓扑材料全面搜索》为题,发表了这一重要研究——南京大学物理学院万贤纲教授的科研团队及其哈佛大学合作者,系统地大规模搜索了整个材料数据库,获得大量拓扑材料线索,并以此为基础设立了拓扑材料基因库...
Memristors with enormous storage capacity and superior processing efficiency are of critical importance to overcome the Moore’s Law limitation and von Neumann bottleneck problems in the big data and a...
近日,我校材料学院刘润辉教授课题组在N-羧基环内酸酐(NCA)开环聚合方法研究方面取得突破性成果,Nature Communications以“Lithium hexamethyldisilazide initiated superfast ring opening polymerization of alpha-amino acid N-carboxyanhydrides”为题在线发表相关工作。...
2018年11月25日,南京大学海岸与海岛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第四届学术委员会第一次年会在南京大学仙林校区召开。南京大学王颖院士、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李家彪院士、厦门大学戴民汉院士、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蒋兴伟院士等来自13个国内涉海科研单位的16位学术委员及实验室部分成员参加会议,南京大学谈哲敏副校长出席会议致辞,并为委员颁发聘书。学术委员会主任李家彪院士主持会议,委员们听取了实验室常务副主任...
2018年11月22日,《Nature》杂志刊发了吉林大学化学学院、超分子结构与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李峰教授研究团队和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Cavendish Laboratory)Richard H. Friend教授研究团队合作论文“高效双线态自由基发光二极管”(Efficient radical-based light-emitting diodes with doublet emissio...
我校新金属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材料基因工程高精尖创新中心的吕昭平教授团队打破人们对传统间隙固溶强化的认知,发现间隙原子的添加不仅能提高合金的强度,也能大幅度提高合金的塑性,并提出了一种设计高强度高塑性金属材料的新的合金设计思路。国际顶级学术期刊《Nature》11月14日在线发表了吕昭平教授团队继去年超高强钢后又一突破性研究进展。
我校新金属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材料基因工程高精尖创新中心的吕昭平教授团队打破人们对传统间隙固溶强化的认知,发现间隙原子的添加不仅能提高合金的强度,也能大幅度提高合金的塑性,并提出了一种设计高强度高塑性金属材料的新的合金设计思路。国际顶级学术期刊《Nature》11月14日在线发表了吕昭平教授团队继去年超高强钢后又一突破性研究进展。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