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化学工程 >>> 化学反应工程 >>> 电化学反应工程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库 电化学反应工程相关记录19条 . 查询时间(2.308 秒)
离子液体与低碳能源研究部(ILC)于2001年成立。研究部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国际科学前沿,以离子液体及绿色过程创新为核心,开展战略性、先导性、前瞻性变革性技术攻关及共性科学基础研究,形成了从基础到应用的研发新模式,建成了多学科交叉、产学研结合的研发团队,促进了成果转移转化及示范工程的建立,引领了绿色过程的转型升级。 离子液体作为新一代绿色介质和功能材料,为解决资源、能源、材料、环境等重大问题提供...
CO2既是温室气体,也是一种可再生碳资源。将CO2转化为高值化学品和燃料是目前减少碳排放的主要途径之一。
界面微环境是影响酶催化反应及酶传感性能的关键因素。本研究基于三维微纳米结构多孔金基底,通过调控电极表面的亲水和疏水浸润性,制备了具有固-液-气三相界面微环境的氧化酶电极,并研究了界面微环境对酶催化反应动力学的影响规律。基于所制备的三相界面多孔金结构酶电极,反应物氧气能够从气相直接快速地传输到酶催化反应界面,极大地提升了界面氧气浓度及其稳定性,从而大幅度提高了氧化酶活性及酶电极响应的稳定性。以葡萄糖...
利用动电位极化曲线、电化学阻抗谱和电流-时间响应曲线对690合金在NaCl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690合金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中均表现出阳极钝化现象,腐蚀速率随NaCl浓度的升高而增加。钝化后690合金的耐蚀性提高,在1%NaCl溶液中生成的钝化膜较致密。钝化时间小于1096 s时690合金在0.1%NaCl中的腐蚀电流密度低于其在1%NaCl中的腐蚀电流密度,当钝化时间大于...
本文介绍了一种使用微电子技术制造的二氧化钛电极,并且研究了该电极在磷酸缓冲液中的电化学特性。循环伏安法测量的结果显示,过氧化氢和氧气都能在该电极上还原,而且过氧化氢的还原更为明显。在磷酸盐缓冲液中,以Ag/AgCl 为参考电极,当所施加电压为-300V时,安培法显示二氧化钛电极对过氧化氢有很快的响应速度,其对于0.1 mM过氧化氢的响应电流是0.4 A,而由于溶解氧所带来的背景还原...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隧道状结构的K2Ti6O13薄膜电极. 溶胶-凝胶法解决了K2Ti6O13与导电基材间结合差的难题,实现了该电极良好的导电性能. 在此基础上,通过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结合电化学方法确定了K2Ti6O13薄膜的能带结构. 溶胶-凝胶法制备的TiO2薄膜电极用于验证方法的可靠性,并作为K2Ti6O13薄膜结构和性能特征的参照系. 实验结果表明,制备的K2Ti6O13薄膜电极禁带宽...
The oxidation of MoS2 concentrate in NaCl solution electrolysis environment and the impact of ultrasonic field on the leaching process of Mo were investigated. The decomposition process of MoS2 can be...
分别以Ti/SnO2+Sb2O3和Ti/SnO2+Sb2O3/PbO2电极为阳极进行甲基橙的电化学氧化,研究了两种金属氧化物阳极上甲基橙氧化降解过程的反应速率、电流效率及COD的变化.结果表明,两种金属氧化物阳极都能有效氧化降解甲基橙,氧化反应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规律,在Ti/SnO2+Sb2O3和Ti/SnO2+Sb2O3/PbO2电极上甲基橙氧化降解过程的表观速率常数分别为0.148和2.43×...
测定了超声作用下铜电化学沉积过程的阴极稳态极化曲线,探讨了超声对沉积铜晶面取向及表面形貌的影响. 结果表明,在实验条件下,超声可以提高铜电化学沉积过程的阴极极限扩散电流密度,超声对铜电化学沉积过程极限扩散电流密度的影响随着反应体系温度的升高而下降,当系统温度从25oC升高到55oC时,有超声与无超声作用下的平均极限扩散电流密度的比值从14.1减低到8.4. 超声还能改变铜电沉积晶面的取向,明显改变...
在超重力条件下电沉积镍箔,考察了超重力对镍箔沉积的电流效率、槽电压和单位能量消耗的影响,并对所制镍箔的表面形貌和晶体结构及机械性能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随着重力系数G和沉积电流密度的增加,镍箔晶粒有细化的趋势. 所得镍箔抗拉强度由常重力(G=1)时的933 MPa增加到G=443时的1190 MPa,硬度则由224 Hv增加到375 Hv. 超重力条件下(G=111),随着沉积电流密度由0.1 ...
以湘西吉首某地石煤矿为原料,在850 ℃焙烧6 h后,采用酸浸法从焙烧料提取钒,用钒离子指示电极在线跟踪石煤浸出过程中五价钒浓度的变化,研究浸出过程中的动力学;考察矿石粒径、pH值和浸出温度对浸出过程E—t 曲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钒离子指示电极电势测定结果受杂质Fe3+的影响很小,可以用于跟踪石煤焙烧料浸出过程中钒离子浓度的变化;硫酸浸出后,矿石粒度越小,溶液的酸度越大,浸出温度越高,五价钒离...
分析了硫化矿物浮选分离体系中矿物颗粒表面反应电荷传递方式;对于不同的硫化矿物浮选体系,提出硫化矿物浮选过程中颗粒表面电化学反应电荷传递的3种模型:颗粒自身电荷传递模型;颗粒/液相介质电荷传递模型;颗粒/电极碰撞接触电荷传递模型。通过模型分析,讨论颗粒表面电化学反应电荷传递模型应用于不同硫化矿浮选工艺过程的浮选意义。研究结果表明:硫化矿物表面发生电化学反应时,反应电荷的传递与矿物性质、矿物表面特征、...
电解槽焦粒焙烧技术优化     焦粒焙烧  铝电解  技术       2008/7/28
焦粒焙烧是在电解槽阴极炭块表面均匀铺设一层焦粒,然后吊装阳极,安装分流器、软连接等进行通电。通电后利用焦粒电阻和阴、阳极炭块的自身电阻加热焙烧电解槽至启动。这种焙烧方法的主要优点是从常温开始逐渐升温,槽内首先生成的是冰晶石熔液,在焙烧期间和启动初期没有铝液存在,高熔点的冰晶石熔体先行填堵了因材质、筑炉、预热焙烧等原因产生的内衬裂缝,避免了铝液焙烧灌入的高温铝液对阴极内衬产生的强烈冲击,减少了先接触...
Corrosion and electrochemical behavior of 316L stainless steel was investigated in the presence of aerobic iron-oxidizing bacteria (IOB) and anaerobic sulfate-reducing bacteria (SRB) isolated from coo...
以4-硝基酚为处理对象,在电化学反应系统中考察了Fenton试剂投加量,亚铁离子与过氧化氢的摩尔比(Fe2+/H2O2) ,初始pH值和过氧化氢投加时间等因素对4-硝基酚分解速率的影响。电化学处理系统由圆筒型电解槽和贮槽组成,并分别视为平推流反应器(PFR)与全混式反应器(CSTR),由此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通过模型可确定4-硝基酚分解的准一级反应速率常数。结果显示,当(Fe2+/H2O2)一定时...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