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核科学技术 >>> 核科学技术其他学科 >>>
搜索结果: 106-120 共查到知识库 核科学技术其他学科相关记录703条 . 查询时间(0.644 秒)
采用FORTRAN程序设计语言,基于稳压器多区非平衡模型和吉尔数值求解方法,开发了稳压器动态仿真程序NEPMR。计算结果与美国希平港核电站稳压器74 MW和105 MW甩负荷的试验结果进行对比,总体趋势符合良好。NEPMR程序可较好地反映瞬态甩负荷过程中稳压器内部控制体的温度分层现象。在稳压器喷淋器开启和关闭瞬间,汽相和液相控制体之间的界面流量出现突跳现象。计算结果证明了多区非平衡模型建模和N...
利用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600 kV高压倍加器产生的14 MeV的单能中子,以不同剂量对不含和含有甘露醇或香兰素衍生物VND3207的质粒DNA进行了照射,使用凝胶电泳技术观测了DNA分子的链断裂。结果表明,中子可诱发DNA分子发生单链和双链断裂,随剂量的升高,链断裂产额逐渐增加,具有明显的剂量响应。在含有甘露醇和VND3207的研究体系中,也存在一定的剂量响应,但相比不含两者的体系而言,剂量响应...
针对屏蔽泵样本少、可测性和维修可达性差的特点,将灰色聚类理论应用于屏蔽泵的状态评估。该方法兼顾小样本和样本区间模糊性,根据各聚类指标的状态划分,利用白化函数将各聚类指标白化、量化,并根据各聚类指标的重要度给出其权重。用得到的各聚类指标的量化值和权重进行聚类,给出屏蔽泵所属的状态。结果表明,该方法客观合理,适用于如屏蔽泵等样本少的核动力设备的状态评估。
以周期性磁场聚焦传输通道中的K-V(Kapchinskij-Vladimirskij)分布离子束为例,引入带偏置的升余弦函数近似刻画实际磁场,理论分析了通道中强流离子束的束晕-混沌动力学行为。针对束晕-混沌的控制问题,提出了束晕-混沌的模糊逻辑控制方法。模糊控制器采用Mamdani推理系统,其输出作为控制因子线性调整外部磁场强度。用模糊相平面法分析了控制系统的稳定性。仿真结果显示:在控制条件下,混...
对方腔内液态金属钠层流自然对流换热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着重分析了不同热边界条件下瑞利数对方腔自然对流换热过程的影响,得到了腔体局部换热系数分布特点及规律。结果表明,当瑞利数较大时,如大于103,瑞利数对方腔内液态金属钠自然对流换热过程的影响非常显著。随着瑞利数逐渐减小,无论是腔体侧边换热系数,还是腔体底边换热系数,均与纯导热情况下计算结果间的偏差逐渐减小,表明腔内换热机理逐渐以导热过程为主。
文章对两个宽高比不同的窄矩形通道在竖直与倾斜条件下的单相水阻力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确定了窄矩形通道内单相流动从层流向紊流转变的临界雷诺数为2 400左右。在层流区内,竖直和倾斜条件下试验段内单相水的阻力系数实验值均大于圆管经验公式值,紊流区内阻力系数实验值与Blasius经验公式值符合良好。倾斜对试验段内单相水的阻力特性无影响,但宽高比越小,阻力系数越大。
利用小冲杆试验技术测定了不同温度下不同厚度的铁素体钢P92试样的载荷位移曲线。研究结果显示,室温下小冲杆试验的屈服载荷Py与极限载荷Pmax随厚度t的增加呈线性增加趋势。在不同温度下,Py与标准试验屈服强度σy的拟合关系式σy=αPy/t2中的系数α与温度T的关系为α=9.421 3×10-4T+0.349 4。其中,室温下α取为0.382。
本文对EAST ICRF天线真空馈口进行了相关的电特性分析,获得了真空馈口电场分布、电势分布,以及电压驻波比随加热频率的变化情况,分析结果验证了真空馈口的可行性和合理性,并为真空馈口电特性评估提供理论依据。另外,在相同条件下,运用相同的方法对一种新型结构的真空馈口进行了相同的电特性分析,分析结果验证了新型结构真空馈口的优越性。
以红霉素生产菌红色链霉菌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氯化锂、紫外、离子束3种不同诱变方式对红色链霉菌的影响,根据后代的存活率和突变率选定合适的诱变条件:氯化锂的最优诱变浓度12%,紫外的最优诱变时间120 s,离子束的最优诱变注量200×1014 cm-2,然后将3种方式结合起来进行复合诱变。经复合诱变后筛选获得高产突变株E03171726,该菌株摇瓶效价达7 126 μg/mL,较出发菌...
二氧化铀对CO和CO2的吸附热力学     UO2  CO  CO2  吸附  热力学       2010/9/16
采用静态吸附容量法,测定了温度273~303 K、压力0~1 kPa范围内,CO和CO2在UO2表面的吸附等温线,研究了CO和CO2的吸附热力学性质。结果表明,Langmuir方程和Freundlich方程分别是描述CO和CO2吸附的最优模型方程。CO2的吸附强度明显高于CO的,实验条件下,CO和CO2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0.36和1.25 μmol/g。CO的吸附热为26 kJ/mol,表明吸附为...
近日,我国第一台7T(特斯拉)西门子人体全身磁共振成像系统开机仪式暨国际高场磁共振系统高峰研讨会在京举行,来自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出席。
活度比的方法通常被用于进行年代学测量,但用来判定放射性核素的来源并不多见。本工作通过比较相关区域241Am/137Cs的活度比,分析判断汇水区人工放射性核素的来源。结果表明:该汇水区人工放射性核素主要来源于B区。用241Am/137Cs活度比法判定人工放射性核素的迁移来源比较简单、直接。
内部充放电效应是主要空间环境效应之一,对中高轨卫星的威胁很大。当前的内部充放电研究主要关注材料,试验手段和计算机仿真工具不能处理三维卫星结构,无法满足工程应用需要,将关注对象拓展至具有复杂结构的卫星部件是有意义的。本工作尝试利用90Sr-90Y源,对太阳帆板驱动机构导电环样品进行了模拟试验,测得不同条件下样品表面电位的差异,并观测到放电现象。同时,利用蒙特卡罗模拟和有限元分析,得到了样品内部充电电...
本文对人因可靠性分析方法进行综述。分别对人因可靠性分析的理论基础——人因失误机理、人因可靠性分析方法的关键要素以及现有的人因可靠性分析方法的研究现状进行了介绍和评析,指出了这些研究方法的不足,以及目前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总结并展望了人因可靠性分析方法的发展趋势。
以空气和水为工质,在40 mm×1.6 mm的窄矩形通道中对竖直向上气-液两相流动压降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对比了现有的两相流动阻力计算关系式,结果表明,传统的计算关系式均不适用于窄矩形通道内两相流动阻力的计算;而以窄矩形通道为基础的Lee-Lee关系式误差相对较小,但预测值与实验值相比整体偏小。为此结合实验数据,以分液相-分气相雷诺数之比Rel/Reg为依据将流动分为两个区域,分别对Chishol...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