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化学工程 >>> 电化学工程 >>> 电解 电镀 电池 腐蚀与防腐化学 电化学工程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51-165 共查到人物 电化学工程相关记录477条 . 查询时间(2.058 秒)
丁岩芝,博士,副教授,2006年毕业于贵州大学材料学专业;2006年进入淮南师范学院化学与化工系工作,2008-2011年于中国科技大学材料学专业攻读博士研究生,师从孟广耀、刘杏芹教授从事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研究;现依托化学与化工系和安徽省淮南低温共烧材料省级实验室,从事新能源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研究。主持安徽省教育厅项目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科技厅科技攻关等项目。已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
杨海刚,河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副教授。研究领域:太阳能电池材料与器件;功能薄膜材料与器件。科研活动:银纳米结构的等离子激元效应在CZTS太阳电池中的应用。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3M540908),2013.8-2014.7;表面等离子激元增强铜锌锡硫薄膜太阳电池研究。河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14B430027),2014.1-2016.12。
刘海瑞,河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硕士生导师,副教授。研究领域:纳米可见光光催化材料;钙钛矿杂化太阳能电池器件。近年来主持的科研项目:介孔g-C3N4包覆ZnO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光催化稳定性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1万,2016年1月-2018年12月,主持;内包金属富勒烯衍生物作为电子受体材料在有机太阳能电池中的效能研究,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5万,2016年1月-2018年12月,主持。
欧利辉,男,毕业于武汉大学物理化学专业,博士,副教授,湖南省普通高校青年骨干教师,湖南省物理化学专业委员会委员,美国化学会会员。受邀在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访学一年(任客座研究员)。主讲《物理化学》、《物理化学实验》等课程。主要从事电化学界面理论模型的构建,燃料电池和温室气体CO2转换所需电催化材料的设计以及电催化反应机理的理论研究。在国内外化学类国际知名期刊Journal of Physica...
王鹤文,男,1976年12月生,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锂离子电池材料设计等方面的研究。发表SCI论文20余篇,指导的大学生多次获得全国化工设计大赛二等奖。
郑明波,扬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锂离子电池、锂硫电池、锂空气电池与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已发表SCI论文11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发表38篇。H因子为33。获奖情况:2016年获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第5完成人;2018年获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成果奖(高校自然科学类)二等奖,第4完成人。授权专利:郑明波等,一种超细RuO2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ZL20151...
王雅琼,扬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主要从事绿色化学工艺与技术研究、化工过程的开发与优化、电化学储能及电极材料研究、超声强化化工过程等方面的教学及研究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863子项目1项,主持和参与其它科研项目二十余项。曾获省级科技进步理论成果一等奖、扬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扬州大学优秀课堂教学一等奖等科研及教学奖励;获江苏省五一巾帼标兵、扬州市“绿扬金...
刁国旺,扬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博士生导师,教授。研究方向:电化学、超分子化学、纳米材料化学、环境化学。近年来,对锂离子正负极材料的制备和性能测试方面开展了部分研究工作,在过渡金属氧化物和石墨烯组装体在锂离子电极材料及超级电容器应用方面取得初步研究成果。相关研究成果被国内外核心期刊如Chem, Commun.、.J Mater. Chem.、J Phys. Chem.、ACS Appl. Mat...
陈江照,重庆大学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重庆大学“百人计划”入选者。2016年6月在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韩宏伟教授课题组获得工学博士学位;2016年8月至2019年3月于韩国成均馆大学化学与工程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合作导师为全固态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创始人Nam-Gyu Park教授;2019年3月至2019年11月于香港大学电子与电器工程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合作导师为Wallace C.H....
张财志博士,现为重庆大学汽车工程学院、重庆自主品牌汽车协同创新中心和机械传动国家重点实验室引进的重庆大学“百人计划”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于2016年5月获南洋理工大学机械与宇航工程学院工学博士学位。曾在新加坡淡马锡理工学院(2008.9-2011.8)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2011.8-2016.8)学习和工作,期间参与新加坡国家级重点项目5项,从事燃料电池及其系统相关研究。曾获LEKO Low-...
宋树丰,重庆大学航空航天学院,硕士生导师,副教授。研究方向:致力于固态能源材料与器件的研究及应用,研究方向包括:1.高安全性固态锂电池研究;2.高锂离子电导率陶瓷固体电解质材料研究;3.陶瓷-聚合物复合薄膜材料研究;4.新型固态钠电池研究。专著:Masashi Kotobuki, Shufeng Song, Chao Chen, Li Lu, Ceramic Electrolytes for Al...
王煜,理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国家级青年人才计划,重庆市海外人才汇聚计划暨百人计划。专注于电化学储能设备的研发和电催化转化等相关领域的研究,在储能电极材料和新型高效电催化材料制备、半导体二维有序孔道薄膜合成技术及面激光器制备、电化学储能器件、电催化及产业化等方面做出了开拓性贡献。近年来在国际科学综合刊物和材料科学领域的高端杂志上发表通讯作者/第一作者论文100余篇,包括Adv.Mater....
张居兵,南京师范大学能源与机械工程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煤和生物质高温气化、高温燃料电池等。专利:[1]李帅,朴桂林,张居兵,夏光璧.一种新型生物质分步气化装置,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 ZL201520018346.4;[2] 朴桂林,张百强,张居兵,谢浩.一种三通道交叉射流气化烧嘴装置,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 ZL201520020267.7;[3]李帅,朴桂林,张居兵,夏光璧.一种新型生物质...
吴平,南京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硕士生导师,副教授。研究方向:锂/钠离子电池、合金型负极材料、纳米能源材料。科研项目: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氰胶前驱体法制备三维纳米多孔锡基合金及其储锂性能研究,25万,2015.01-2017.12,项目负责人。2.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锂离子电池用微纳分级结构锡基合金负极材料的绿色制备及储锂性能研究,18万,2013.07-201...
周益明,1986年化学(师范)专业本科毕业并工作至今,2004年晋升为教授。已在国内外期刊发表同行评审论文110余篇,获授权中国发明专利8件,主编或参编教材8部,其中2部为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主要研究方向为先进化学能源(如锂/钠离子电池、燃料电池)、电化学等;主讲的课程有理论电化学、固体化学原理、物理化学、统计热力学、物理化学实验等。研究方向:电化学和先进能源,尤其关注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及其电解质...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