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航空、航天科学技术 >>> 航天器结构与设计 >>> 火箭、导弹 人造地球卫星 空间探测器 宇宙飞船 航天站 航天飞机 航天器结构与设计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51-165 共查到国际动态 航天器结构与设计相关记录934条 . 查询时间(3.14 秒)
根据罗马尼亚国家通讯社Agerpres及媒体Romania-Insider报道,美国、日本、德国、意大利及罗马尼亚等国将制造发射50颗纳米卫星。其中美国将制造5颗;罗马尼亚将制造2颗。这条消息在罗马尼亚教育部主管科技的特派部长米赫内亚.科斯托尤于1月初访美并出席在华盛顿举行的“空间探索国际论坛”后发布的。据悉,美国与罗马尼亚决定在纳米卫星领域进行星际探索项目的合作。
美国一家太空企业2013年11月19日晚利用一枚火箭创纪录地同时把29颗卫星送入地球轨道,其中包括由高中生制作的第一颗微型卫星及一颗手机卫星。美国航空航天局电视直播画面显示,美国东部时间19日20时15分(北京时间20日9时15分),美国轨道科学公司的“弥诺陶洛斯”火箭从美国东海岸外的瓦勒普斯岛美国航天局基地点火升空。
印度首个火星探测任务已于2013年11月5日发射升空,从而开始了其300天的红色行星之旅。火星轨道探测器任务(Mangalyaan)于该国东部斯里赫里戈达岛的萨迪什·达万航天中心起飞。发射后40分钟内,Mangalyaan从火箭上分离,进入地球同步轨道。如果一切顺利,探测器预计将于2014年9月围绕火星运行并发回数据。
Scientists at The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UQ) have discovered how the honeybee can land anywhere with utmost precision and grace – and the knowledge may soon help build incredible robot aircraft.
“玉兔号”“揽月号”“追梦号”“复兴号”“龙腾号”……目前,为我国首台月球车起名的活动正在火热进行,已有超百万网友参与其中。嫦娥三号任务计划于今年12月实施,实现我国航天器第一次在地外天体软着陆和巡视探测。备受外界瞩目的我国自主研制月球车,将首次实现与月球的零距离接触。
记者从国家航天局网站获悉,嫦娥三号2013年9月12日凌晨从首都机场出发飞抵西昌发射场。这是我国首个承担“落月”任务的月球探测器,也将是首个实现地外天体软着陆的航天器。据相关方面消息,嫦娥三号预计12月初发射。
Bee flight secrets revealed(图)     Bee  flight       2013/9/11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UQ) scientists are harnessing honeybee flight secrets to develop insect-sized robot aircraft.
美国航天局2013年8月27日宣布,该机构资助的一个研究团队借助一种探月仪器,在月球表面首次远程探测发现了可能源自月球深部的所谓岩浆水,这一发现表明月球在形成之初可能就有水存在。
飞行了10年并穿越50多亿公里后,美国宇航局(NASA)的“新地平线号”探测器将会掠过冥王星。天文学家望远镜中的冥王星再不会是一只模糊的光球,展现在大家眼前的将是一个精致详细的世界。冥王星的狂热爱好者近日聚集在一起,预测了2015年7月14日与该星球的邂逅。新地平线项目的主要研究者、美国科罗拉多州西南研究所(SwRI)的Alan Stern将这称为“太阳系探索的里程碑”。
经过网络投票,“斯蒂克斯”和“瑟伯勒斯”成为冥王星两颗最小、也是最近发现的卫星的名字,命名已经获得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的批准。“斯蒂克斯”是希腊神话中的冥河,即分隔生死两界的河流;“瑟伯勒斯”是希腊神话中把守冥界大门的有三个头的恶犬。
俄罗斯在开拓外层空间方面,创造了许多令世界瞩目的成就,其中包括诞生了首位女性宇航员。1982年和1984年,俄女性宇航员萨维茨卡娅两度进入外层空间,她在第二次飞行时,完成了出舱太空行走,成为世界上首位在宇宙空间停留的女性。1994年和1997年,康达科娃在近地轨道度过了178个昼夜,是在太空停留时间最长的女性。
2013年6月7日,科学家在美国宇航局(NASA)的一次电话会议上宣布,经验丰富的“机遇”号火星探测器目前可以发表一个独特的宣言:它通过的36公里漫游,使其跨越了这颗红色星球历史上最重要的地质过渡遗迹。
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6月6日公布了我国“高分一号”卫星获取的首批影像图,表明卫星达到设计要求,实现了为国土、环境、农业等领域提供精准服务的目标。
由新加坡科学家设计和制造的第一颗人造卫星“X-SAT”,已在太空航行两年,运行良好。 过去两年,X-SAT从800公里的高空拍摄并传回地球表面4700多张图像。卫星性能获得国际认可,去年6月加入了由日本协调的泛亚太卫星“守望亚洲灾害检测组织”(Sentinel Asia),担负起观测地球表面自然灾害动向的职能,同时与美国军火商洛克希德马丁和德国航空航天中心开展国际科技合作。
日本将发射新型固体燃料火箭     日本  新型  固体  燃料  火箭       2013/5/23
日本文部科学省5月21日宣布,计划8月22日在位于鹿儿岛县的内之浦宇宙空间观测所发射第一枚“艾普斯龙”号新型固体燃料火箭。“艾普斯龙”号固体燃料火箭是2006年停止使用的日本国产火箭M5的后续型号,它比M5更小,是一种小型火箭,全长24米,重91吨,能将重约1.2吨的卫星发射到高度约数百公里的低轨道上。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