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光电子学与激光技术 >>>
搜索结果: 46-60 共查到国际动态 光电子学与激光技术相关记录145条 . 查询时间(1.922 秒)
纳米碳产品包括单壁碳纳米管(SWNT)和多壁碳纳米管(MWNT)、富勒烯、石墨烯、碳纳米纤维和纳米金刚石等。碳纳米管具有独特的、潜在可利用的电气和机械性能,并为各种电子设备的提供各种潜在的用途。碳纳米管还具有极高的导电性,非常小的直径(远小于100 nm),大长径比(>1000),以及尖端表面积的理论极限(尖端表面积越小,电场越集中,场增强因子越大)。这些特性使得碳纳米管成为电子场发射器、白色光源...
领先的晶圆键合和光刻设备供应商EV Group宣布最新的产品线更新,用以优化高亮LED、化合物半导体和功率电子的制造。
韩国多家研究院最近联合造出了第一个“大屏幕”(4英寸,约10厘米)全彩色量子点显示器,为开发下一代电视机、手机、数字相机和便携式游戏机等带来全新视野。过去量子点喷在基底材料表面作涂层,类似于喷墨打印,但这种技术要把量子点溶解在有机溶剂中,会污染显示器,降低色彩亮度和能效。为克服这一缺点,研究人员采用一种压印方法,用有图案的硅片造出一种“墨水印章”,然后用“印章”来选取大小合适的量子点,不需要溶剂,...
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成功地在原子层级确认了单个纳米粒子的3D结构。这一新技术将帮助提高对纳米粒子性质的了解。
世上最小磁场传感器     最小  磁场  传感器       2011/3/24
德国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KIT)和法国斯特拉斯堡物理与化学材料研究院(IPCMS)的研究人员成功地将自旋电子学和分子电子学的概念糅合在一个由单个有机分子构成的电子部件中。基于这种技术,可制造极小和效率极高的磁场传感器,可用于硬盘或非易失性存储器的磁头,以进一步提高读取速度和存储密度。
美国耶鲁大学研究人员最新研制出世界首个“反激光器”,它能够完全消除激光束,但无法消除激光武器对人体造成的伤害。这种装置能够使入射激光束在内部来回反射,直至其能量被吸收而消失。
光控石墨烯传感器     石墨烯  传感器       2011/3/24
英国国家物理实验室(NPL)和国际科学家团队一起,共同研究发现了如何利用光来控制石墨烯的电性能:当石墨烯被光敏聚合物包裹时,其独特的电性能可以被精确控制,聚合物同时还能够保护石墨烯不被污染。经过此番改进的石墨烯芯片已经被NPL用于量子电阻的超精确测量。
比钢铁还强硬的玻璃     钢铁  玻璃       2011/3/24
美国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的Marios Demetriou教授和能源部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在玻璃中掺入钯以及少量的磷、硅、锗等,形成直径1 mm的玻璃棒,再加入3.5%的银,直径达到6 mm,这种玻璃的强度和韧性极高,超过了钢铁材料。据介绍,正是由于在这种钯玻璃中产生大量的剪切带,形成阻断模式,从而阻止裂缝扩大。相关研究工作发表在《自然•材料》上(文章标题:A damage-...
1月15日,美国宇航局马歇尔太空飞行中心与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应用物理实验室合作的机器人月球着陆器的开发项目组,已成功将新型系统集成到能自由飞行的自主机器人着陆器,并已完成了一系列热着火温度试验。该项目旨在开发出小型、智能、多功能的新一代机器人着陆器,以实现对月球和近地小行星表面的科学研究和探索。新的推进系统是由Dynetics公司在位于阿拉巴马州Huntsville的冯布劳恩科学中心和创新管理处的管...
美国能源部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研究者成功地将超薄砷化铟材料集成到硅衬底上,制造了拥有优异电子性能的纳米级晶体管。III-V族半导体砷化铟拥有较佳的电子迁移率和速度,是未来高速低功耗电子器件的发展方向之一。
数字技术能够在食源性疾病爆发的过程中从食物的源头开始追踪食物,但不是所有的公司都采用这个方法。
10 月,美国全球行业分析公司(Global Industry Analysts,GIA)发布了《纳米材料:全球战略商业报告》(Nanomaterials: A Global Strategic Business Report),对市场发展现状与趋势及挑战、企业状况等进行了综合描述。报告称,2015 年全球纳米材料市场将达62 亿美元。
北欧能源系统公司(Nordic Power Systems),是挪威一家专为军队生产发电机的公司,目前正在开发基于新型燃料电池的无声柴油发电机。该公司已经成功测试了一款输出功率为250 W的固体酸燃料电池,该款电池是由美国加州理工学院SAFCell公司开发的。目前,这两家公司正在联合攻克1.2 kW的发电系统。
可充放热能的太阳热能电池     太阳热能  电池       2010/11/10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于2010年10月25日宣布,该校研究人员精确地揭示了二钌富瓦烯(fulvalene diruthenium)分子的工作原理。1996年被科学家发现的这种物质可按需存储和释放热能。研究人员表示,新研究有助于科学家发现和设计出比该物质更便宜的替代品,从而研发出可存储和释放热能而不是电能的电池。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10月14日的《应用化学》杂志国际版上。参与这项工作的还有劳...
莱斯大学和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双方于2008年联合成立纳米科技研究中心)的科学家团队发现一种使用简单的硅制备工艺可从根本上提高锂离子电池容量的方法。该方法利用莱斯大学研究人员在纳米多孔硅方面的研究成果,应用于电动车锂离子电池的电极中。该种电池的存储容量是传统碳基电极材料锂离子电池的10倍以上。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