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相关记录41765条 . 查询时间(3.471 秒)
大环分子在分子纳米拓扑学领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化学键和机械键连接多个大环分子的策略已被证实是构建新颖超分子结构和分子机器的有效途径。然而,不含杂原子的全苯大环拓扑纳米碳需要在克服分子张力的同时精确调控分子的拓扑结构,因而其合成面临挑战。直接将全苯骨架的对苯撑大环进行官能化,以模块化的方式进行有序连接,有望为探索复杂拓扑结构的分子纳米碳提供新的合成途径。合理选择大环合成子与适当的修饰方法,构建发...
微纳马达是基于活性颗粒发展起来的新兴技术,推动了生物医学诊疗/给药、微纳机器人等领域的发展。微纳马达从溶液环境或磁、光、声、热、电等外场获取能力以实现自发运动,解决了微纳机器人的运动问题;而提升微纳马达功能,实现可靠便捷的操控,是对接应用需求、向微纳机器人发展所必须解决的问题。
水环境存在多种难降解有机微污染物,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构成威胁。新兴单原子催化剂(SACs)具有最大化的原子利用率和可调控的配位结构,已经成为学术研究前沿。SACs在基于过一硫酸盐的类芬顿催化反应中被广泛采用,以去除水体中的难降解有机微污染物。然而,如何精准调控SACs第一壳层电子结构,使其具有较高的pH耐受性和选择性仍是挑战。
2024年6月7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燃料电池研究部燃料电池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中心(DNL0301组群)邵志刚研究员团队开发的新一代氢燃料电池电堆技术的10.5米公交车,在大连金普新区批量交付,投入金石2路和3路示范运营。
自1948年Barbara McClintock首次报道转座子以来,这类跳跃遗传元件对宿主演化的重要意义逐渐被揭示。其中,DNA转座子作为主要类型之一而备受关注。然而,由于以往工作多为个案研究,DNA转座子活性的决定因素与进化模式的一般规律尚不清晰。尽管DNA转座子可作为基因工程工具用于插入诱变或转基因载体,但目前只有Sleeping Beauty等少数几种转座子得到开发和应用。因此,挖掘具有不同...
2024年6月7日,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微纳制造与系统集成研究中心在《创新》(The Innovation)上发表了题为Schottky Infrared Detectors with Optically Tunable Barriers Beyond the Internal Photoemission Limit的研究论文,报道了突破内光发射限制的势垒可光调谐肖特基红外探测器。
2024年6月7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固体物理研究所环境与能源纳米材料中心在废旧钴酸锂升级为高压钴酸锂正极材料的研究中取得进展,将废旧钴酸锂升级为4.6 V高压钴酸锂。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先进材料》(Advanced Materials)上。
半导体量子点(Quantum Dot,QD)以其显著的量子限制效应和可调的能级结构,成为构筑新一代信息器件的重要材料,在高性能光电子、单电子存储和单光子器件等方面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半导体量子点材料的制备和以其为基础的新型信息器件是信息科技前沿研究的热点。
在当代社会,制冷技术在生产与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双碳”背景下,能源问题和环境问题使得发展环保而高效的制冷技术成为迫切需求。新兴的热驱动热声制冷技术采用环保的惰性气体工质并可以不依赖机械运动部件,被认为是具有产业化潜力的新一代可持续制冷技术。现有的热驱动热声制冷系统在室温温区效率较低,因此提高热制冷系数对推进产业化进程具有积极意义。
2024年6月6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纳米与界面催化研究中心研究员高敦峰和汪国雄、中国科学院院士包信和等,在一氧化碳(CO)电催化转化方面取得进展。该成果实现了高活性、高选择性和高稳定性CO电解制多碳(C2+)燃料和化学品。
发展极端低温电池对于寒冷气候下人类活动以及极寒条件下太空探索和深海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低温下的电解液尤其是水系电解液存在易冻结的问题,阻碍了电池在低温下应用。H2O-solute相图存在三类典型的温度参数——冰点(Tf)、共晶温度(Te)、玻璃化转变温度(Tg)。传统的低温防冻电解液设计策略一般聚焦于调控电解液的Tf,但Tf无法准确反映出电解液的防冻低温极限,仅通过调控Tf来设计防冻电解液,限...
经过数十年发展,半导体工艺制程不断逼近亚纳米物理极限,但传统硅基集成电路难以依靠进一步缩小晶体管面内尺寸来延续摩尔定律。发展垂直架构的多层互连CMOS逻辑电路,从而获得三维集成技术的突破,是国际半导体领域积极探寻的新路径之一。
拓扑激光器(TL)是利用拓扑光学原理设计和制造的激光器件,可以得到具有鲁棒性的单模激光,是未来新型光电集成芯片的理想光源。电泵浦拓扑激光器因体积小、易于集成等优点成为研究热点,但基于电注入的拓扑激光器仍处于研究起步阶段。因此,发展出提高电泵浦拓扑激光器输出功率的设计思路和技术方案至关重要。
2024年来,新能源、人工智能及信息通讯等领域的快速发展使得相关器件尺寸不断微小化,器件所用材料的特征尺度也不断向亚微米甚至纳米尺度减小。然而,这些微纳米尺度材料在长期服役过程中的疲劳可靠性已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受几何尺度的限制,疲劳加载下的微纳尺度金属材料内部无法形成如传统疲劳理论认为的可引起疲劳损伤的微米尺度典型位错组态(如位错墙结构等),传统疲劳理论已无法描述微纳尺度金属疲...
活性物质是利用非机械形式的能量实现自驱动或者对外做功的物理系统的统称。在活性物质研究中,对于多鞭毛微生物运动行为的研究和设计是非常有趣的课题。多鞭毛微生物主要分为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通常具有不同数量的鞭毛。目前,关于原核生物中鞭毛在游泳中的作用已有较丰富的研究,但真核生物中鞭毛设置如鞭毛的数量和位置等对游泳体运动行为的影响仍不明确。2024年6月4日,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孟凡龙课题组通过类比多...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