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航空、航天科学技术 >>> 航天器结构与设计 >>> 火箭、导弹 人造地球卫星 空间探测器 宇宙飞船 航天站 航天飞机 航天器结构与设计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91-105 共查到知识要闻 航天器结构与设计相关记录874条 . 查询时间(2.223 秒)
2021年11月17日,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李锐教授课题组与加拿大皇家科学院Yves Bergeron院士和魁北克大学Osvaldo Valeria教授合作,结合卫星被动微波遥感和传统的气象火险指数来研究林火的发生和燃烧强度,结果显著提高了区域尺度林火频次和燃烧强度的估算精度。研究成果以Assessing forest fire properties in Northeastern Asia a...
近期,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牵头承担的ASO-S卫星工程太阳硬X射线成像仪(HXI)载荷研制取得重要进展。研制团队成员连续作战,积极协调,克服新冠疫情、试验保障等种种困难,按计划在烟台完成了正样飞行件束流试验和分系统桌面联试两项重要测试任务,测试结果满足预期要求,为飞行件如期交付卫星系统奠定了重要基础。
2021年10月22日,中国空间站核心舱无容器材料科学实验柜在轨科学实验样品交接仪式在北京举行。首批无容器实验样品的交付,标志着中科院合肥研究院智能所先进制造中心参与研制的样品盒与废样盒取得初步成功。
由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军委装备发展部、军委科技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于2021年10月21日至27日在北京展览馆举行。南京大学国际地球系统科学研究所完成的“基于多源卫星遥感的高分辨率全球碳同化系统研究”成果参加了此次展览。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双聘教授李锐研究团队在综合利用多源卫星可见光、红外和微波信号遥感中国陆地植被生态系统固碳能力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在国际上首次利用了基于卫星被动微波植被指数的光能利用率模型,以此定量反演中国典型植被的总初级生产力(GPP,单位时间内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途径所固定的有机碳量),相关研究成果以“Daily Estimation of Gross P...
近日,由原子能院核技术应用研究中心为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以下简称空间中心)研制的航天器部件充电效应模拟电子加速器通过技术验收。项目组突破了能量调节、束流光学、束流测量、辐照均匀化等关键技术,完成了电子直线加速器及辐射屏蔽系统的研制。该加速器可为我国高可靠航天产品的研发提供关键的抗辐射测试评估等技术支持,填补了该类装置的国内外空白。
中国工程院院士、长征系列火箭总设计师龙乐豪24日表示,长征运载火箭完成了375次从近地空间到太阳系深处的发射,成功率为世界第一,入轨精度、发射次数均为世界一流。
央视网消息:17日上午,中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三名航天员飞赴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多国主流媒体第一时间报道了相关消息,表示这是中国建设航天强国事业的里程碑。
为加强研究所重大工程项目的组织实施,拓展工程项目研发与管理思路,2021年6月11日,重大专项办会同科技发展处特邀北斗三号系统卫星总师、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副院长林宝军来研究所作专题报告。研究所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张家元主持报告会并致辞,副所长徐纲,研究所科研与管理人员100余人参加了报告会。
2021年6月7日,国家航天局发布我国首次火星探测天问一号任务着陆区域高分影像图。图像中天问一号着陆平台、“祝融号”火星车及周边区域情况清晰可见。截至6月6日,“祝融号”火星车在火星表面已工作23个火星日,开展环境感知、火面移动、科学探测,所有科学载荷设备均已开机工作,获取科学数据。环绕器运行在周期8.2小时的中继轨道,为火星车科学探测提供中继通信。
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6月3日00时17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风云四号B星,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该星是我国新一代静止轨道气象卫星的首颗业务星,将与在轨运行的风云四号A星(科研星)组网协同工作,进一步加强对中小尺度灾害事件观测响应能力,为气象、农业、航空、海洋、水利、环保等国民经济领域提供信息保障服务。
2021年5月26日,在第十二届中国卫星导航年会上,北斗全球高精度数据服务平台TruePoint正式发布,北斗全球产业化成果初现。TruePoint平台由中国卫星导航领域企业北京北斗星通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斗星通”)研制,是基于北斗星通多年来公司芯片侧高精度定位算法的优势,多年全球卫星定位辅助服务的基以及高精度服务算法积累,通过整合全球资源,以开放共赢的生态合作方式,构建的全球化、全...
2021年5月25日9时49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独立研制的天问一号探测器环绕器有效载荷—火星磁强计的伸杆实施了在轨展开,遥测参数显示伸杆展开到位,返回科学数据显示产品运行正常,火星磁强计即将开启对近火空间矢量磁场的科学探测任务。
2021年5月25日9时49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独立研制的天问一号探测器环绕器有效载荷—火星磁强计的伸杆实施了在轨展开,遥测参数显示伸杆展开到位,返回科学数据显示产品运行正常,火星磁强计即将开启对近火空间矢量磁场的科学探测任务。
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2021年5月22日02时04分(北京时间),在青海省果洛州玛多县(北纬34.59度,东经98.34度)发生7.4级地震,震源深度17公里。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