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船舶与海洋工程 >>> 船舶机械 >>>
搜索结果: 61-75 共查到知识要闻 船舶机械相关记录149条 . 查询时间(2.893 秒)
近日,中船重工科技部在大连召开“新型少压载水VLCC”项目阶段成果鉴定会。邀请中国船级社、英国劳氏船级社、大连远洋运输公司、大连理工大学、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等国内船舶行业顶级专家组成鉴定委员会。鉴定专家组在听取了项目组所做的阶段研制情况汇报,审阅了有关技术文件,经认真讨论一致认为所研发船型在国际上属于首创,技术构思新颖、技术方案完备,论证充分完整,试验数据真实可靠,已拥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能够快...
近日,由中船重工七一八所牵头、联合各相关单位申报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高纯电子气体研发与产业化”项目正式通过国家专项实施管理办公室批准,获得资金支持。这是该所在多年连续获得国家火炬计划项目、高技术产业化项目、“863”、“973”计划项目课题后,获得的又一个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组织的2012年度广西装备工业先进工艺、工装及优秀设备改造成果评选活动中,中船华南船舶机械有限公司共有4个项目获奖。其中,“3500吨/米平衡试验台研制”项目获优秀设备改造一等奖;“海洋起重机液压管路改造”项目获优秀设备改造二等奖;“减速箱中三种零件的工艺创新改造”、“波浪补偿起重机试验工装”项目均获先进工艺工装成果二等奖。
近日,大连中远船务工程有限公司技术中心组织设计人员,大胆创新,慎密设计,充分考虑海水涌浪、气候、风力等外部条件,创造性地提出了在备件SLWR施工位置周围安装一种顶部敞口的临时隔水密封装置,顺利解决了FPSO改装项目松杰轮船供备件的安装难题。利用此装置将每个备件安装位置周围水面以下的水全部排除,形成一个与水上相连通的无水空间,便于作业人员完成水线以下备件部分的装配、焊接、涂装、检验。该项目的顺利完工...
日本船级社已经批准按AIP标准设计一艘VLCC油轮,可以减少正常所需要压载水的重量65% 。
近日,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科技部在上海主持召开了《40万吨矿砂船(CHINAMAX)开发设计与建造技术》成果鉴定会,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研发的40万吨矿砂船通过成果鉴定。
2013年1月18日,在2013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由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武重集团主持实施的CKX5680型数控七轴五联动螺旋桨加工用重型车铣复合机床荣获2012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这是武重集团继2005年十六米大立车获得此奖项之后的第二次获得该国家级奖项,充分展示出武重集团在自主创新方面的强大科研实力和国内一流的产品研制水平。
在武汉船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向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申报的2012年科研项目中,有3项于近日获得批复立项,分别为浮式生产储油船(FPSO)原油外输系统集成技术研究及关键设备研制、深海作业起重机主动升沉补偿系统研制、船用货油泵透平驱动技术研究。
2012年12月31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了2012年第41号国家标准公告,批准发布了由青岛北海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主编的GB/T 29127-2012《救生艇及吊钩释放系统定期检验维护方法》国家标准,该标准将于2013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一标准也是公司在海西湾主持制定的首个国家级标准。 《救生艇及吊钩释放系统定期检验维护方法》国家标准,可以指导并规范救...
2013年1月10日,中远散货运输(集团)有限公司30万吨VLOC宇华海轮满载靠泊曹妃甸港,标志着中散集团与国家海洋局海洋预报中心共同开发并首次应用在宇华海轮上的“VLOC渤海深水航路技术保障信息系统”取得了圆满成功。在随后对“VLOC渤海深水航路技术保障信息系统”项目的验收中,中散集团和国家海洋局有关专家组织对该项目的创新性、经济效益、投入产出、目标实现、实况运行情况进行了实况考察,结果表明,该...
2013年1月16日上午,船舶制造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建设项目顺利通过国家验收,此次验收的通过意味着船舶制造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工程研究中心)进入国家级战略部署系列,成为全国仅此2家具有此项殊荣的造船科研单位之一。
华南船舶机械有限公司承担的高技术船舶科研项目“海洋平台吊机研制”近日顺利通过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的专家组验收。
2012年11月份,农业部出台《关于促进远洋渔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强调了发展远洋渔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确定了我国远洋渔业未来发展的重点。业内有关专家认为,这对我国造船企业是一大利好。根据《意见》,超低温金枪鱼延绳钓船、金枪鱼围网船、大型拖网加工船以及标准化、专业化鱿鱼钓船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冰鲜及低温金枪鱼延绳钓船、竹荚鱼捕捞船、秋刀鱼捕捞船值得重点关注,技术实力特别强的造船企业还可考虑研发专...
2012年12月3日,由上海交通大学水下工程研究所研制的世界上第一台深海“水下导向攻泥器”“深鳗I”在“三航砂桩8”沉船打捞工程中获得首次应用,由上海交通大学青年教师吴超、王旭阳分别担任该设备作业的领队和现场总指挥,来自交通运输部广州打捞局、上海打捞局的领导和专家共同见证了这一时刻。
重庆烽峦电磁应用技术有限公司传出消息称,经过2年时间研发,该公司已成功在国内首创电磁感应涂层去除技术,该技术可用于舰船、车辆等钢铁构造物表面涂层的快速修补,与传统涂层去除技术相比更为高效安全环保。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